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傅惟肖赞府假西游集作长篇送还奇甚次其韵》
《傅惟肖赞府假西游集作长篇送还奇甚次其韵》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醉乡不游游睡乡,眼花对案如迷藏。

梦踏秋草悲蛩螀,风松露菊三径荒。

忽然欠伸日在廊,悟此身世何荒唐。

故书弃掷尘满箱,鲁堂不复闻丝簧。

镜中容颜老不扬,浪求斗升助糟糠。

江湖兰佩芙蓉裳,踟蹰不归愁断肠。

伟君威凤鸣朝阳,文章五色照我傍。

艳如屈宋班马香,千载作者蔚相望。

对床泮水月满堂,追游山椒款宝坊。

剧谈发我平生狂,划如乘风上翱翔。

苍苍云海一苇航,周流四方来故乡。

群儿醉饱死不偿,我独与君酌天浆。

纷纷爝火明寒窗,何如光芒万丈长。

空吟平子四愁章,欲报英琼无可将。

明朝痴儿公事忙,从今谢君当括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ixiàozànjiǎ西yóuzuòchángpiānsòngháishènyùn
sòng / sūnyìngshí

zuìxiāngyóuyóushuìxiāngyǎnhuāduìàncáng

mèngqiūcǎobēiqióngjiāngfēngsōngsānjìnghuāng

ránqiànshēnzàilángshēnshìhuāngtáng

shūzhìchénmǎnxiāngtángwénhuáng

jìngzhōngróngyánlǎoyánglàngqiúdòushēngzhùzāokāng

jiānglánpèiróngshangchíchúguīchóuduàncháng

wěijūnwēifèngmíngcháoyángwénzhāngzhàobàng

yànsòngbānxiāngqiānzǎizuòzhěwèixiāngwàng

duìchuángpànshuǐyuèmǎntángzhuīyóushānjiāokuǎnbǎofāng

tánjuéhuǒmínghánchuāngguāngmángwànzhàngcháng

kōngyínpíngchóuzhāngbàoyīngqióngjiāng

míngcháochīérgōngshìmángcóngjīnxièjūndāngkuònáng

注释
醉乡:梦境。
游睡乡:沉迷于梦境。
迷藏:迷失。
梦踏:梦中行走。
秋草:秋季草丛。
悲蛩螀:悲鸣的昆虫。
欠伸:伸懒腰。
悟:领悟。
荒唐:荒谬。
故书:旧书。
鲁堂:书房。
丝簧:乐器。
容颜老不扬:容颜衰老。
浪求:勉强追求。
糟糠:粗劣的食物。
江湖兰佩:湖湘之地的装饰。
芙蓉裳:芙蓉制成的衣服。
踟蹰:犹豫。
断肠:心痛。
威凤:威严的凤凰。
文章:文章才华。
五色:五彩斑斓。
艳如:如……般艳丽。
蔚相望:众多杰出者相继出现。
泮水:学府中的池塘。
山椒:山中的珍贵物品。
划如:犹如。
翱翔:飞翔。
一苇航:一叶扁舟。
周流四方:遍游各地。
醉饱死不偿:醉生梦死。
酌天浆:共饮天赐美酒。
爝火:小火。
光芒万丈:无比明亮。
平子四愁章:张衡的《四愁诗》。
英琼:珍贵的美玉。
痴儿公事忙:忙碌的俗事。
括囊:结束交往。
翻译
沉醉于梦境而非现实,眼前混乱如同迷失的迷藏。
梦中踏过秋天的草丛,听见悲鸣的蟋蟀和蝉,松风、菊花环绕的小径已荒凉。
猛然间醒来,发现阳光洒在走廊,意识到人生的荒谬无常。
旧书散落满箱,不再有琴瑟之音在鲁堂回响。
镜中的容颜不再青春焕发,只求微薄的收入以度日。
身着湖湘之地的兰花佩饰和芙蓉衣裳,犹豫不决,心中愁苦。
你的才华如凤凰展翅,文章照亮我身边,如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般华美。
月下对床,回忆山椒宝坊的游历,激起我一生的豪情。
热烈的交谈使我狂放,仿佛乘风飞翔在广阔的天空。
乘一叶扁舟穿越苍茫云海,周游四方,最终回到故乡。
他人醉生梦死不自知,唯我与你共饮天赐琼浆。
微弱的灯火照亮寒冷的窗户,怎比得上光明万丈的希望。
徒然吟诵张衡的《四愁诗》,却无以回报你的深情厚谊。
明日忙碌,我将告别你,结束这段交往。
未来的日子,我将独自面对生活的琐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傅惟肖赞府假西游集作长篇送还奇甚次其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怀旧和感慨的诗歌。

开篇“醉乡不游游睡乡,眼花对案如迷藏”两句,通过对比醉乡与睡乡,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作者可能在现实中感到困惑和迷茫,因此更加怀念那些能够让人心旷神怡的往昔岁月。

接着,“梦踏秋草悲蛩螀,风松露菊三径荒”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事物更迭的感慨。这里的“梦踏秋草”和“风松露菊”,都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怀,而“悲蛩螀”则暗示了作者对于昔日友人或是某种美好的消逝感到悲伤。

随后,“忽然欠伸日在廊,悟此身世何荒唐”两句,则写出了作者从梦中惊醒,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忽然欠伸”,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从幻想中清醒过来,而“悟此身世何荒唐”则是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一种深刻体验。

以下几句,“故书弃掷尘满箱,鲁堂不复闻丝簧。镜中容颜老不扬,浪求斗升助糟糠。”通过对旧书、旧地的回忆,以及对自己衰老的无奈感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接下来,“江湖兰佩芙蓉裳,踟蹰不归愁断肠。伟君威凤鸣朝阳,文章五色照我傍。”则是作者对于往昔风采和文学成就的自豪,以及对友人的赞美。

“艳如屈宋班马香,千载作者蔚相望。”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历代文人和作品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与这些伟大传统之间的精神联系。

后面的“对床泮水月满堂,追游山椒款宝坊。剧谈发我平生狂,划如乘风上翱翔。”则是作者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与自信。

接着,“苍苍云海一苇航,周流四方来故乡。”通过描绘云海之行,表达了作者对于归乡和寻找精神家园的渴望。

“群儿醉饱死不偿,我独与君酌天浆。纷纷爝火明寒窗,何如光芒万丈长。”这几句则是对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对于酒宴和文学创作的热爱。

最后,“空吟平子四愁章,欲报英琼无可将。明朝痴儿公事忙,从今谢君当括囊。”通过表达对友人诗歌才能的赞美,以及对自己生活责任的应承,结束了全诗。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学功底,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曾侍郎挽章·其一

道盛当尧日,名高嗣圣初。

人推金鼎望,帝念玉楼居。

旧典尊王迹,传家教孝书。

崇文华夏事,澹泊寄情疏。

(0)

闻刘行简给事休致作诗寄之

郡下一卷书,云自邮签来。

剥啄惊昼眠,柴门手自开。

上有骊珠光,照耀分尘埃。

读之未尽行,喜焰生寒灰。

黄门白首郎,上疏称乞骸。

帝曰大布衣,锡汝升文阶。

天孙铅录秘,论撰须儒魁。

荣名不汝遗,汝往时钦哉。

夕即拜帝命,雪涕何纷漼。

恩许归旧庐,径卧南山斋。

此翁山泽仙,不赋章绶材。

误因文彩露,遂落天网恢。

一游三十年,所得非不谐。

文名动青琐,笔力幽黄能。

左省岂不荣,珠庭重徘徊。

巢父一掉头,百挽终不回。

吾意天地间,清风有根栽。

人心感披拂,达者分条枚。

二疏杨巨源,同上百尺台。

刘翁传其风,苍舒次隤敱。

况复祖子孙,此道同胚胎。

前刘脱功名,养气如婴孩。

至今一箭诗,讽咏及陪台。

翁今亦何有,旷达忘悲哀。

清风既不死,瓶大无耻罍。

岁晚春物动,吴山发寒梅。

愿翁强赋之,为花吐琼瑰。

床头拂易传,床下鸣新醅。

它时三径边,为翁剪蒿莱。

(0)

舟宿南尉岸下夜夕不寐思丁老小山戏成长韵

积少自成多,一元陶万类。

破大可作小,壶中有天地。

果谓真无穷,百虑同一致。

若曰一毫芒,万里鹏垂翅。

变化无定形,古今俱幻事。

老丁习真观,幻事亦不弃。

输财买幻人,放意穷幻智。

发屋仰偷天,凿泉下汲繸。

慌惚幻峰峦,共疑无足至。

妻儿固俱贤,未免虑憔悴。

拒谏设科条,纵语终莫遂。

相顾色惨怛,但未垂怨泪。

老丁恐败事,往往阳怒恚。

共知无奈何,奇计亦多秘。

托言有鬼神,疾病果作祟。

要盟质诸天,庶得捐惊悸。

老丁如不闻,嬉笑无畏忌。

起语家人言,常数不可避。

吾老嗜奔湍,且可幻吾戏。

战败岂吾过,时有利不利。

子无徒面从,背我乃窃议。

我意终不移,毕命乃殊嗜。

吾闻利有幅,盈舒如在器。

老丁自治产,费金亦其意。

得侯既自我,失侯亦何愧。

万事怀中宽,目前同一醉。

更须稍进功,有为俱有累。

一静胜百为,壮士屈伸臂。

(0)

再和答秀实·其二

老境看来亦悄然,方知世味有无边。

忙中受用非关我,静里风光总是禅。

易□常参饥后眼,酬有只有饱时眠。

周翁百事多恬退,诗律从来不受怜。

(0)

寄刘行简

西来有客解归装,先说东台白首郎。

颜貌宛如周柱史,须眉皆是汉冯唐。

百年未觉强弓满,新历还添漏箭长。

欲寄平安恐烦报,桃花川里漾舟忙。

(0)

杨仲承秘书蹉跎三年今得荣州文学冬日贻书以诗答之

昔年曾叹小差池,官带荣名自有时。

二火并光君有渐,一茅覆屋两相宜。

心田自乐缘知足,世路无求亦少思。

好是一丘藏曲折,也无邻里共追随。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