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青佳气百盘间,先帝神游杳莫攀。
金甲风云飞铁骑,翠旗星斗乱青山。
祠官秋傍螭头泣,谒者宵催豹尾班。
沾洒年年趋走地,孤臣何处望龙颜。
葱青佳气百盘间,先帝神游杳莫攀。
金甲风云飞铁骑,翠旗星斗乱青山。
祠官秋傍螭头泣,谒者宵催豹尾班。
沾洒年年趋走地,孤臣何处望龙颜。
这首诗描绘了陪祀昭陵时的庄严肃穆之感,以及对先帝的深切怀念。首句“葱青佳气百盘间”以葱郁的山色象征着昭陵的庄严与神圣,同时暗含历史的深远与厚重。接着,“先帝神游杳莫攀”一句表达了对已逝先帝的追思,其神灵虽不可触及,但其精神永存于人心。
“金甲风云飞铁骑,翠旗星斗乱青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金甲铁骑象征着先帝的英武之师,翠旗星斗则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华美与神秘,青山在此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寓意着历史的长河与时间的永恒。
“祠官秋傍螭头泣,谒者宵催豹尾班”描绘了祭祀场景中的肃穆氛围,祠官和谒者分别代表了祭祀活动的组织与执行,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对先帝的敬仰与哀悼。通过“秋”、“泣”、“宵”、“催”等词,诗人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又庄重的气氛。
最后,“沾洒年年趋走地,孤臣何处望龙颜”表达了诗人作为“孤臣”的感慨,每年祭拜先帝时,心中充满了对君王的思念与敬仰,却只能在遥远的地方默默祈愿,无法亲见龙颜。这种情感既深沉又复杂,既有对权力的敬畏,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陵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历史的缅怀、对先贤的崇敬以及对理想国的向往,是明代文学中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