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崇祯丁丑寓鹫峰寺上元日早朝》
《忆崇祯丁丑寓鹫峰寺上元日早朝》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梵王春殿曙钟催,却望金轮紫禁来。

万炬光中轩骑入,千官头上午门开。

遥瞻凤阙仙班后,始拜龙墀鹓从回。

白云残梦思周穆,纵有瑶池亦劫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崇祯年间上元日早朝时的宏大场景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首句“梵王春殿曙钟催”,以“梵王”象征佛教的庄严,春日清晨的钟声催促着仪式的开始,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接着,“却望金轮紫禁来”,描述了朝臣们向皇宫进发的情景,金轮象征太阳,暗指皇帝的威严与神圣。

“万炬光中轩骑入,千官头上午门开”,通过“万炬光”和“轩骑”(华丽的马车)的描绘,展现了早朝时的壮观景象,千官云集,秩序井然,午门开启,预示着朝廷的权威与秩序。接下来,“遥瞻凤阙仙班后,始拜龙墀鹓从回”,进一步描绘了朝臣们在宫廷中的礼仪,他们站在凤阙之后,按照等级依次行礼,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与礼仪规范。

最后,“白云残梦思周穆,纵有瑶池亦劫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白云残梦,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梦想的消逝;“周穆”可能指的是周穆王,这里借以表达对古代盛世的怀念;“瑶池”是传说中的仙境,此处与“劫灰”形成对比,象征现实世界的残酷与理想世界的幻灭。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早朝的宏大场面,更蕴含了对历史、现实与理想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竟陵酒官舍北有数步草岁寒霜落犹郁然也予为障其风霜暮冬尚自如一日大火焚舍无遗复往寻草不复有矣

为爱墙隅芳草色,故遮霜霰待新春。

火烧雨洗寻无处,祇有东风吹旧尘。

(0)

寄都下旧友二首·其一

一别长安西复东,琵琶旧地已应空。

当时风景归何处,须信人生是梦中。

(0)

徐园閒步二首·其一

平田小雨润新耕,晓日园林信脚行。

衬步野芜吹面柳,可怜春物总多情。

(0)

秋日即事三首·其一

支离卧病不知秋,暑退初惊大火流。

蟋蟀知时鸣近壁,银河照夜直当楼。

(0)

奉安神考御容入景灵宫小臣获睹有感二首·其一

灵风依伞绣舆深,仗外犹疑警跸音。

不似寻常游幸日,楼前鼓吹却沾襟。

(0)

至后早赴馆二首·其一

红蜡妆梅冷未黏,柳条偷暖作纤纤。

高楼残白谁家雪,尽日天寒不捲帘。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