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庐陵于两池中作船亭名卧芦取山谷满船明月卧芦花之句落成为赋小诗》
《庐陵于两池中作船亭名卧芦取山谷满船明月卧芦花之句落成为赋小诗》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路入芳池柳岸行,宛然野渡一舟横。

祗缘胸次规模别,便有江湖气象生。

云影恍疑帆影度,啸歌中有棹歌声。

天书恐逐衔芦雁,未许花边卧月明。

(0)
翻译
沿着开满花草的池塘边的小路前行,仿佛看见野外渡口有一叶小舟横泊。
只因心中格局与众不同,自然展现出江湖的气概和景象。
云影摇曳,仿佛是船帆掠过,歌声与号子声交织在其中。
我担心那来自天边的雁群会带走这如诗如画的景象,不让我在花丛旁伴着明亮的月色入睡。
注释
芳池:开满花草的池塘。
宛然:仿佛,好像。
江湖气象:指广阔的天地、自由自在的意境。
天书:比喻令人惊叹或难以理解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在春日池畔,柳岸依依,眼前仿佛是一幅野趣盎然的画面:一条小舟随意横泊,犹如一幅宁静的江湖图景。诗人的胸襟与这自然景色相映成趣,他的气质和眼界与众不同,因此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江湖气息。

云影与帆影交错,诗人在吟啸高歌中似乎听见了桨声,这种情景让人联想到雁南飞时的情境。他期待着能像大雁一样随心所欲,追寻自由,而不愿在花丛月下贪恋安逸。整首诗以庐陵为背景,通过船亭命名和山谷、明月、芦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心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陈文蔚的笔触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闲适雅致。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堕泪碑

汉水东流无尽期,岘山春雨细如丝。

古人碑在今人口,还似当年堕泪时。

(0)

清明日雨歇泥深竟阻郊游尹冲玄载酒集朝爽台彭周两君同赋

落花啼鸟报春深,载酒高台散爽襟。

芳草连天无近远,淡云笼日半晴阴。

冲泥未了登山兴,改火偏惊阅岁心。

可爱栏前数株柳,年年嫩色似黄金。

(0)

题云鹤飘然卷赠别净友道人

千岁惟消一局棋,仙家日月杳难期。

云车鹤驾今何往?大地诸天任所之。

石鼎岂忘联句夜,玉笙谁和步虚词?

随君欲理东溟棹,正值蓬山水浅时。

(0)

秋兴十首·其一

移尊磐石坐莓苔,暗觉秋声竹里来。

大泽烟消宾雁度,空山木落断猿哀。

衣沾玉露纤罗换,帘卷金风爽气开。

渐喜迎凉苏病骨,莫惊摇落咏悲哉。

(0)

壬子首夏衡郡苦雨城郭闾阎几至陆沉湿气薰蒸十家九病衙斋愁坐脉脉无绪戏作反言拗体诗聊索笑以自解

读罢离骚一问天,今世何世是尧年?

行云神女太有意,抱瓮丈人宜晏眠。

翻疑比屋为鲛室,便可骑鱼学水仙。

休叹群芳垂玉箸,檐花还胜琼花鲜。

(0)

游华山诗十二首·其六

度栈休歌蜀道难,扪萝胁息凛相看。

乘危一盼头堪白,引满三杯胆尚寒。

擦耳崖前缘绝壁,回心石上俯惊湍。

金丹换骨风堪御,愿向飞仙借羽翰。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