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州观水壁忆真际和尚》
《赵州观水壁忆真际和尚》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幻士幻入水三昧,博取天河作手戏。

跳珠回沬五尺馀,王成草木掀涛势。

古佛堂前柏树子,半裂空心半髡死。

荒檐龙钟几病僧,日暮空垣拾菌耳。

堂头老像如冰冷,寒碑月写风枝影。

石栏狮子向东啼,夜深唤却虚空醒。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禅宗修行与自然景象交织的画面。诗人袁宏道以“幻士幻入水三昧”开篇,巧妙地将禅宗的境界与水的流动相融合,暗示了修行者在水中领悟到的超脱与自在。接着,“博取天河作手戏”一句,进一步展现了修行者的创造力与对宇宙自然的深刻理解,仿佛他能从天河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跳珠回沬五尺馀,王成草木掀涛势”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行者在水中的动作如同珠子跳跃,激起层层涟漪,不仅展现了水的动态美,也暗喻了修行者内心的波澜与外界的互动。而“王成草木掀涛势”则可能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了修行者的力量和影响,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被赋予不凡的意义。

“古佛堂前柏树子,半裂空心半髡死”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古佛堂前的自然景观,通过描述柏树的状态,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也寓意着修行者面对生死的态度——即使生命面临困境,内心依然坚韧不拔。

“荒檐龙钟几病僧,日暮空垣拾菌耳”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病态僧侣在荒凉的屋檐下寻找食物的场景,既展现了修行生活的艰苦,也暗示了修行者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意志。

“堂头老像如冰冷,寒碑月写风枝影”两句,通过对比冷硬的老像与月光下的风枝影,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永恒与瞬间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石栏狮子向东啼,夜深唤却虚空醒”结尾两句,以石栏上的狮子啼声作为象征,似乎在夜晚唤醒了宇宙的寂静,强调了修行者通过内在的觉醒,能够触及宇宙的深层真理,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意境与诗人对自然、生命、宇宙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诗四首·其四

马足知人意,骎骎不少留。

路回山斗转,沙漫水平流。

雪底青春动,林梢赤气浮。

故园花发早,待得到家否。

(0)

和阎寺丞海云寺

春日金田驩且哗,始因民俗好纷奢。

管弦齐奏喧闻野,莺燕高飞不在花。

雕槛凭时见城郭,回廊行处有烟霞。

方塘灵石从来信,不独当年太守誇。

(0)

观音岩

石龙一滴水涓涓,大士岩溪峭壁间。

我道音闻无不是,何须曾入宝陀山。

(0)

送僧得赐经还永嘉

志愿未如终未回,十年京洛走风埃。

珍函宝藏五千轴,一日降从天上来。

(0)

题中隐堂二首·其二

植杖焚香贝叶经,主人无事掩松扃。

兀然隐几秋宵静,云在诸峰月在庭。

(0)

高峰塔

上石披松十步劳,下窥人物见秋毫。

嗟谁更向孤峰顶,树塔孤撑碧落高。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