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上行云细袅袅,城边鸣雨忽垂垂。
炎天楼阁虚相映,燕地风尘日自悲。
沧海未通吴贡赋,黄河犹闪汉旌旗。
腐儒退食真何补,怅望寒江暮有思。
苑上行云细袅袅,城边鸣雨忽垂垂。
炎天楼阁虚相映,燕地风尘日自悲。
沧海未通吴贡赋,黄河犹闪汉旌旗。
腐儒退食真何补,怅望寒江暮有思。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中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苑中轻盈的云朵和城边低沉的雨声。炎炎夏日,楼阁空荡,只有风雨相映,显得孤寂而哀伤。诗人身处燕地,感叹战乱频仍,吴地的贡赋未能畅通,黄河上仍飘扬着汉家的旗帜,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作为一介腐儒,诗人深感自己的退隐无补于世事,只能在傍晚时分,惆怅地望着寒江,心中充满无尽思绪。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明朝文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