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月是天涯月,照妾遥知亦照君。
月解令人千里共,人能似月两头分。
闺中月是天涯月,照妾遥知亦照君。
月解令人千里共,人能似月两头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对月赠答二首》中的第一首。它以月亮作为连接两地情感的媒介,表达了闺中女子与远方亲人之间的深深思念。"闺中月是天涯月",通过比喻,说明无论相隔多远,他们都在同一轮明月下,体现了月的普照和象征意义。"照妾遥知亦照君"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跨越空间的情感共鸣,月亮仿佛传递着彼此的思念之情。
"月解令人千里共",这里的"解"字赋予了月亮理解并承载人们情感的能力,使得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带来的慰藉。最后一句"人能似月两头分",则寓意人的心意如同月亮一般,虽分隔两地,但情意相连,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坚定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在离别之际借助自然景象寄托情感的常见手法。
世路嵚崯费折枝,退耕非我更其谁。
真花似假无心咏,只诵涪翁旧日诗。
呼酒快台客,教取白玉钟。
趁此清净枝,向我几案供。
叶丰发油绿,香心刻黄琮。
向来红紫阵,喧喧引雄蜂。
露斑衣上痕,枉负七尺筇。
日暮诗兴薄,幽禅苦魔攻。
犹胜坐肩舆,排门抗尘容。
我祖已封侯,便当随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