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郎家在清溪曲,买断徐潭作钓乡。
自制蓑衣眠别渚,故移茶灶上轻航。
荔支林坞水烟煖,鸂鶒桃花野岸长。
日暮醉归鱼满筥,樵青敲火倚疏篁。
渔郎家在清溪曲,买断徐潭作钓乡。
自制蓑衣眠别渚,故移茶灶上轻航。
荔支林坞水烟煖,鸂鶒桃花野岸长。
日暮醉归鱼满筥,樵青敲火倚疏篁。
这首《后溪渔隐》由元代诗人郭完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渔人生活画卷。
首联“渔郎家在清溪曲,买断徐潭作钓乡。”开篇即点明了渔人的居住环境,清溪弯曲,徐潭静谧,这里成为了他们垂钓的故乡。通过“买断”一词,形象地表达了渔人对这片水域的深深依恋和独占之情。
颔联“自制蓑衣眠别渚,故移茶灶上轻航。”进一步展现了渔人的生活细节。自制的蓑衣不仅体现了渔人自给自足的生活智慧,也暗示了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眠别渚”则描绘出渔人在不同岛屿间休息的情景,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诗意。“故移茶灶上轻航”,则说明了渔人不仅以捕鱼为生,还善于利用船只,将茶炊带上船,享受着水上生活的乐趣。
颈联“荔支林坞水烟煖,鸂鶒桃花野岸长。”转而描绘了渔人日常劳作的场景。荔枝林间,水汽缭绕,温暖宜人;两岸桃花盛开,映衬着悠长的野岸,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渔人生活环境的美丽,也暗示了他们生活的季节性和自然节奏。
尾联“日暮醉归鱼满筥,樵青敲火倚疏篁。”收束全诗,描绘了渔人一天劳作后的场景。日落时分,渔人满载而归,鱼满竹筐,不仅收获了物质上的满足,也享受了精神上的愉悦。而“樵青敲火倚疏篁”则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渔人夜晚归来后,点燃篝火,倚靠竹丛,与自然共融的温馨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渔人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震泽三万六千顷,虚榭三间十笏宽。
榭置泽上粒黍浮,泽延榭中片镜悬。
游乎物外忘忧乐,东坡昔道皆可观。
偶来灵岩驻春跸,几馀一凭临湖栏。
气清天朗阳侯静,具区渺渺无微澜。
洞庭西东列眉黛,芥纳须弥曾不难。
灵威丈人纵可接,我心何暇求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