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漏日。共信步郊园,一逞闲适。
宿雨未乾,花粉沾衣浓滴。
四围尽种松杉,却看绿阴成幂。
轻飙过、笙簧奏时,动人心魄。劳生未许偷息。
但假日销忧,来寄踪迹。岁岁暮春时候,青子堪摘。
漫惜鬓点吴霜,不减杜郎标格。
留恋处,黄鹂更如旧识。
晚云漏日。共信步郊园,一逞闲适。
宿雨未乾,花粉沾衣浓滴。
四围尽种松杉,却看绿阴成幂。
轻飙过、笙簧奏时,动人心魄。劳生未许偷息。
但假日销忧,来寄踪迹。岁岁暮春时候,青子堪摘。
漫惜鬓点吴霜,不减杜郎标格。
留恋处,黄鹂更如旧识。
这首诗名为《露华》,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汪东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郊外散步的宁静画面,晚云透出阳光,诗人与友人漫步于园林,享受着闲适的时光。雨后湿润的空气中,花粉沾湿衣裳,四周环绕的松杉林形成一片翠绿的屏障,微风轻轻吹过,仿佛乐曲飘荡,触动人心。
诗人感叹人生忙碌,难得偷得片刻安宁,利用假日来排解忧虑,寻找心灵的寄托。每年暮春时节,正是采摘青果的好时光,诗人虽已见岁月在鬓发上留下痕迹,但依然保持着杜甫般的才情和风采。在这样的景色中,连黄鹂鸟都似曾相识,增添了诗人对自然的亲切感和对生活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细腻体察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