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柳成阴,残花双舞。尘消院落新经雨。
洞房深掩日长天,珠帘时有沈烟度。
夜梦凄凉,晨妆薄注。香肌瘦尽宽金缕。
到头终是恶因缘,当初只被多情误。
嫩柳成阴,残花双舞。尘消院落新经雨。
洞房深掩日长天,珠帘时有沈烟度。
夜梦凄凉,晨妆薄注。香肌瘦尽宽金缕。
到头终是恶因缘,当初只被多情误。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杜安世的《踏莎行·其三》,属于中唐以来流行的一种词牌。从艺术风格上看,杜安世的作品多带有婉约和淡远的情调,这首词也不例外。
"嫩柳成阴,残花双舞" 一句,描绘出春末夏初之际,新柳成荫,旧花零落的景象。这里的“嫩柳”与“残花”形成鲜明对比,既有生机盎然的新柳,也有凋零飘舞的旧花,表达了时间流转和生命消长的意境。
"尘消院落新经雨" 这一句,则是写诗人所处空间的情景。这里的“院落”因刚经过春雨的洗礼而显得格外清新,带有一种淡雅静谧的氛围。“经雨”二字,既可以理解为经过了雨水的滋润,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淀。
"洞房深掩日长天,珠帘时有沈烟度" 两句,是对室内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洞房”、“深掩”等字眼,营造出一种幽静封闭的空间氛围,而“日长天”则透露出时间的悠长和空旷。“珠帘”与“沈烟度”,则增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迷离感。
"夜梦凄凉,晨妆薄注" 两句,转入主观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夜梦凄凉”表达了夜晚梦境中的孤寂与凄楚,而“晨妆薄注”则写出了清晨梳妆时的心绪微妙和情感的脆弱。
"香肌瘦尽宽金缕" 一句,极具象征性。这里的“香肌”指代女性的柔美身躯,而“瘦尽”则透露了心中忧愁与哀怨。“宽金缕”作为装饰品,其细腻描摹也增添了一种情感上的纤弱。
最后两句"到头终是恶因缘, 当初只被多情误",则是诗人对往昔情事的反思与总结。这里的“恶因缘”指的是不幸的爱恋,而“当初只被多情误”,则表达了对过去自己过度多情所致错误选择的悔悟。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心境,以及对爱恨交织、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长庆之四年,张韶起为贼。
卜者苏元明,从中傅之翼。
内坊紫草车,刀仗载叵测。
阑入银台门,遽有百夫匿。
公然清思殿,登榻来对食。
挥兵杀阍者,呼斗势孔棘。
桓桓神策军,禁厢备番直。
军使康艺全,入讨不待敕。
渫血到天阶,扫平战亦力。
遂笞诸门监,当司递黜陟。
是时方镇谁,精勤讲供亿。
新进打球衣,罨画金丝织。
宰相李与牛,生平工默默。
非无裴晋公,行吟甘去国。
昌黎悲送穷,谗诤方交逼。
何况玉溪生,潦倒无人识。
关门积宿阴,初日犹黯黮。
清风荡晨烟,岳色不可掩。
三峰拔地起,突兀势非渐。
青天削芙蓉,秋水见菡萏。
高撑影矗矗,峭刻意斩斩。
群山远罗列,趋附若阿谄。
森然白帝尊,壁立凛莫犯。
苍茫古三辅,胜迹皇图览。
八州会地形,两戒划天险。
巨灵擘其拳,一手欲众揽。
金天肃杀气,万古不自贬。
忆昔曾梦游,巉岩堕心胆。
铁锁怯攀援,石径记坑坎。
今来咫尺间,阻隔抱深歉。
岩壑想仿佛,台观虚指点。
遥望白云封,万景入奇敛。
为我谢山灵,少勇老未减。
东归傥如愿,赴险吾犹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