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并世不相容,割据山川计亦穷。
沟水已东全入汉,淮阴谁复议元功。
英雄并世不相容,割据山川计亦穷。
沟水已东全入汉,淮阴谁复议元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鸿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英雄之间的矛盾与对立。"英雄并世不相容"一句,揭示了历史上那些英雄人物在争夺天下时的冲突无法调和,暗示了他们各自独立且互不兼容的理念。"割据山川计亦穷"进一步描述了这些英雄们各自占据一方,尽管智谋尽出,但最终还是陷入困境,无法实现统一。
"沟水已东全入汉",这里的"沟水"暗指鸿沟,历史上项羽与刘邦曾以此为界,鸿沟之水东流意味着项羽势力的退缩,最终归于汉朝。"淮阴谁复议元功"则是对淮阴侯韩信的典故的引用,暗示即使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奇才,在这种大势之下,也无法再讨论决定战争的首要功劳。
整首诗通过历史叙事,寓言式地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末路、历史潮流不可逆的感慨,以及对统一局面的认同。黄庭坚的笔触简洁而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绿成阴,花易谢。渐渐入初夏。
隔院鹦哥,悄向东皇骂。
为何点翠缀红,到头时节,总一个、弄真成假。
日西下。可怜雨惨风凄,芳春再难借。
凤鸟长囚,鹃咽到深夜。
料知今日来年,埋愁何地,更肠断、不堪筹划。
茜镛纱轻,碧棂纸脆,不宜冬晚。
为翻新样,添换琉璃片片。
任信风、吹过重翻,总疑遮煮一层绢。
只书墙暖日,玲珑透影,砚冰能泮。烂漫。供清玩。
似云母画屏,花浓目眩。燕寝凝香,最便消寒琼宴。
纵周遭、掩映如云,仍朗朗隔窗易辨。
到春时、窗外桃开,好觑春人面。
日边仙种,海上移来,刚到天中见。
夜沈沈候,有双双、雪蕊歘开徐敛。
金尊罢宴,恰点缀、疏帘低槛。
素心人、坐对怡然,钩月初临影浅。
小盆丰叶敷腴,似青琐轻摇,粉团微颤。
频催明镜差解意,留得新妆半面。
幽香晴逗,分一缕、飘飏鼻观。
祝年年、应节同心,刻画玉真圆满。
几番风、海棠开了,猩红犹著林杪。
看花恰到春分后,婉娈深丛啼鸟。寒料峭。
奈天意悭晴,雨转雷声小。芳晨吟悄。
爱锦■铺红,筠帘笼翠,一刻为千绕。
沉酣里,忘却樽前人老。年时唤起芳抱。
东风丝鬓明妆畔,■■■■■■。须醉倒。
判此日柔肠,甘受名花恼。幽娱务早。
便迟暮欢多,深怜消得,也算景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