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九月北风厉,残客纷纷整归骑。
谁复能争竖子名,可怜短尽长虹气。
君亦告我归故林,我为君作还山吟。
还山之乐乐曷极,谁使天南客天北。
目断飞鹅岭上云,心枯玉女滩头石。
朱明霞气成楼台,彩衣凤子迎君来。
梦成好续师雄后,书就还教葛令裁。
如此家山信堪恋,君倘不归我亦劝。
我作长安送客人,何时亦了还山愿。
此去山中多白云,莫从众里苦嫌身。
倘逢过岭梅花使,好讯荆高市上人。
燕山九月北风厉,残客纷纷整归骑。
谁复能争竖子名,可怜短尽长虹气。
君亦告我归故林,我为君作还山吟。
还山之乐乐曷极,谁使天南客天北。
目断飞鹅岭上云,心枯玉女滩头石。
朱明霞气成楼台,彩衣凤子迎君来。
梦成好续师雄后,书就还教葛令裁。
如此家山信堪恋,君倘不归我亦劝。
我作长安送客人,何时亦了还山愿。
此去山中多白云,莫从众里苦嫌身。
倘逢过岭梅花使,好讯荆高市上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归隐山林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黄景仁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憧憬。
首句“燕山九月北风厉”,点明了送别的季节与地点,秋风凛冽,渲染出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残客纷纷整归骑”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归途的情景,而“谁复能争竖子名,可怜短尽长虹气”则表达了对友人追求功名的无奈与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君亦告我归故林,我为君作还山吟”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想象友人归隐后的场景,如“目断飞鹅岭上云,心枯玉女滩头石”,描绘了友人在山林间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羡慕之情。
“朱明霞气成楼台,彩衣凤子迎君来”则进一步渲染了归隐生活的美好与祥和,仿佛友人归来时,山林间充满了欢声笑语。最后,“梦成好续师雄后,书就还教葛令裁”两句,既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憧憬。黄景仁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送别与归隐的主题,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窃闻三十九,劳生已强半』。
此是坡公语,惊心发长叹。
叹我值其年,无成徒愒玩。
矧复遭丧亡,丧亡伤举案。
「关睢」赋「好逑」,调和琴瑟赞。
素性乐恬幽,高怀喜文翰。
照户无小星,房帏绝妒悍。
犹如影随形,尽日陪坐畔。
可叹结缡时,台疆际离乱。
兵燹复年荒,横流嗟浩漫。
加之二竖来,为灾骨中钻。
有时灾于齿,焦灼同炉炭。
有时灾于足,始痛终溃烂。
乃复灾于目,咫尺不能看。
如居土穴中,四堵皆昏暗。
如堕苦海中,茫茫无涯岸。
几至不欲生,心急莫能按。
幸赖闺中人,刻刻侍帏幔。
焚香祷天佛,叩头同捣蒜。
但期夫眼明,自甘减寿算。
至诚果感神,比理可一贯。金■刮双睛,岩电时忽灿。
可怜伉俪情,三载同患难。
永愿相倡随,何期遽分散。
当此深秋时,连宵倍凄惋。
一纸隔阴阳,俨若千里判。
果能姗然来,念切心无惮。
世世为夫妇,誓词岂河汉。
髣佛听悲声,林风似呼唤。
凄怆不成眠,拥衾以待旦。
《秋夜述怀》【清·林占梅】『窃闻三十九,劳生已强半』。此是坡公语,惊心发长叹。叹我值其年,无成徒愒玩。矧复遭丧亡,丧亡伤举案。「关睢」赋「好逑」,调和琴瑟赞。素性乐恬幽,高怀喜文翰。照户无小星,房帏绝妒悍。犹如影随形,尽日陪坐畔。可叹结缡时,台疆际离乱。兵燹复年荒,横流嗟浩漫。加之二竖来,为灾骨中钻。有时灾于齿,焦灼同炉炭。有时灾于足,始痛终溃烂。乃复灾于目,咫尺不能看。如居土穴中,四堵皆昏暗。如堕苦海中,茫茫无涯岸。几至不欲生,心急莫能按。幸赖闺中人,刻刻侍帏幔。焚香祷天佛,叩头同捣蒜。但期夫眼明,自甘减寿算。至诚果感神,比理可一贯。金■刮双睛,岩电时忽灿。可怜伉俪情,三载同患难。永愿相倡随,何期遽分散。当此深秋时,连宵倍凄惋。一纸隔阴阳,俨若千里判。果能姗然来,念切心无惮。世世为夫妇,誓词岂河汉。髣佛听悲声,林风似呼唤。凄怆不成眠,拥衾以待旦。
https://shici.929r.com/shici/WJfS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