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归去来,旅颜何摧颓。
胡为戎马际,滞此燕昭台。
十日九寄书,不慰妻子怀。
秋风忽动思故园,山妻捣衣儿候门。
缺月半天霜满地,悄然孤馆销人魂。
不见嵩高之山青嵯峨,上有松柏下有河。
松柏可餐河可钓,老来幽事嗟无多。
离乱至今我独苦,梦中归路迷烟萝。
庞公旧隐须一访,白云惨淡终如何。
有家归去来,旅颜何摧颓。
胡为戎马际,滞此燕昭台。
十日九寄书,不慰妻子怀。
秋风忽动思故园,山妻捣衣儿候门。
缺月半天霜满地,悄然孤馆销人魂。
不见嵩高之山青嵯峨,上有松柏下有河。
松柏可餐河可钓,老来幽事嗟无多。
离乱至今我独苦,梦中归路迷烟萝。
庞公旧隐须一访,白云惨淡终如何。
这首《思归引》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羁旅他乡的孤独与思归之情。
首句“有家归去来,旅颜何摧颓”,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家的渴望,同时以“旅颜何摧颓”形象地描绘出在外漂泊的疲惫与憔悴。接着,“胡为戎马际,滞此燕昭台”两句,点明了诗人身处战乱时期,滞留异乡的无奈与困顿。
“十日九寄书,不慰妻子怀”表达了诗人虽有书信往返,但无法真正慰藉家人的心,流露出深深的歉疚与无奈。“秋风忽动思故园,山妻捣衣儿候门”一句,通过秋风、捣衣声等细节,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家中妻儿的牵挂。
“缺月半天霜满地,悄然孤馆销人魂”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月缺霜满,孤馆寂静,诗人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深深触动,仿佛连灵魂都在消散。这一句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见嵩高之山青嵯峨,上有松柏下有河”通过想象中的自然景观,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松柏可餐河可钓,老来幽事嗟无多”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年华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
最后,“离乱至今我独苦,梦中归路迷烟萝”再次强调了诗人因战乱而远离家乡的痛苦,以及在梦中寻找归途的迷茫。“庞公旧隐须一访,白云惨淡终如何”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战乱与动荡。
社坛侧近地图宽,所作园池亦在间。
十万人家城里住,少闻人有对门山。
庾岭梅花,到江空岁晚,始放南枝。
岂徒冰雪蹊径,不受侵欺。
孤高自负,尽炎凉、变态无期。
便瘴雨、蛮烟如许,淡妆也不随时。
未肯移根上苑,且竹边院落,月下园篱。
除却西湖句子,此后无诗。
向□红紫,要十分、妩媚因谁。
算只有、天怜清苦,纷纷蜂蝶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