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
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
欲识佛去处,祇这语声是。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
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
欲识佛去处,祇这语声是。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描绘了一种与佛无间的状态。诗人通过“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与佛不分昼夜的紧密相连,如同伴侣一般,无论是在梦中还是醒时,都始终相伴。接着,“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亲密无间的联系,无论是行动还是言语,都与佛同行,共同生活。
最后两句“欲识佛去处,祇这语声是”,则点明了佛性的所在。诗人认为,想要理解佛的存在和意义,只需倾听这话语的声音即可。这里的“语声”不仅指实际的言语,更包含了心灵的交流和智慧的传递,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语和行为,可以感受到佛性,体验到与佛的连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达了禅宗追求内心与外在和谐统一,以及在平凡中体悟佛法深意的理念。
载羽其觞,客遄于行。归从我私,兹焉用情。
一奇搴秀,万金论士。生世已后,识古君子。
宫倡羽随,至乐则和。俚音间之,人谓斯何。
洁不容缁,薰不莸改。言受此柄,劣副期待。
斯道在公,九报其章。人徯时施,跻之阜康。
曾是伟人,而未闻政。袖司命手,旁睨世病。
海濒埤污,苍山周遭。觞咏翱翔,乐殊尔曹。
盍摅胸奇,焕我王度。盍提公言,辟我贤路。
赫日中天,丽彼南山。赓歌交修,不腼其颜。
有铅者刀,用或一切。云龙从之,无重此别。
道人兀坐云岩山,云岩之云是知己。
风嘘岫吸漫不知,道人之心亦如此。
从地涌出焕金碧,信手拈来自奇伟。
门施铁限十五年,一旦刺头闹篮里。
天宁古刹中阛阓,学子游人万其趾。
世将喧静计今昔,不信道人心似水。
方圆随器我何与,乘流即行坎当止。
十字街头钟鼓鸣,八千偈成一弹指。
今秋客公我得闲,井甘不竭囊无底。
清谭要洗三载尘,肯学玉川劳送米。
牛力轻万钧,性顺异诸畜。
有足不解踶,有角不皆触。
课日引耒耜,为人给谷粟。
私家忧阙食,公家要馀蓄。
公私虽相须,置汝谁取足。
柰何过堰客,行舟动千斛。
挽牵亦诿汝,赑屃颈髀缩。
扣角一劳之,不语对以腹。
物生愧无用,怀安或非福。
于人傥有益,廑身岂云酷。
君看庙前牲,被绣饱刍菽。
膏血荐鼎俎,谁定悲觳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