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狒兽之类,居然人其冠。
容纳不相拒,须感天恩宽。
三苗窜舜世,终无不格顽。
奈何游釜蛙,妄思扬其澜。
虚实使尽窥,目前尚匪患。
岂真砥海臣,岳岳无太山。
吾县拒百里,唇亡齿愁寒。
颇虞风鹤声,扰我家室安。
官吏谋一身,犹苦身手单。
剜肉医疮痍,奚补斯民艰?
事急策所全,不如豫于先。
何当叩九重,陈我书万言。
狒狒兽之类,居然人其冠。
容纳不相拒,须感天恩宽。
三苗窜舜世,终无不格顽。
奈何游釜蛙,妄思扬其澜。
虚实使尽窥,目前尚匪患。
岂真砥海臣,岳岳无太山。
吾县拒百里,唇亡齿愁寒。
颇虞风鹤声,扰我家室安。
官吏谋一身,犹苦身手单。
剜肉医疮痍,奚补斯民艰?
事急策所全,不如豫于先。
何当叩九重,陈我书万言。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闻定海警感作三章》中的第二章。诗中以“狒狒”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小人之态,他们虽然外表与人相似,但实际上心胸狭窄,难以接纳他人,只有在得到上天的宽恕后,才能有所改变。接着,诗人通过“三苗窜舜世”的典故,强调了宽容与教化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妄图掀起波澜的小人的讽刺。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如同“风鹤声”一样,能扰乱家室安宁。他批评了官员们只顾自身利益的行为,认为他们无法有效地解决民众的苦难。诗人呼吁采取紧急措施,但更主张预防胜于治疗,希望能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加以解决。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向皇帝进谏,提出万言书的愿望,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关注和帮助,解决国家面临的危机。整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问题,以及诗人对于改善现状的深切忧虑和积极呼吁。
养素遁丘壑,云松见高情。
兴来发长咏,琅琅金石声。
十年湖海上,久闻谪仙名。
翘迹不可见,怀人阻遐征。
昨闻观光来,曳裾金陵城。
馆阁多故交,衣䙬有诸生。
矧兹粉署郎,禄养时所荣。
凌云未遂愿,胡乃遽言行。
盘洲多奇胜,山水秀以明。
三径别来久,松筠晚青青。
登临多暇时,足以娱暮龄。
祖席阻同宴,赠言愧瑶英。
高哉钓鳌台,桀立几百尺。
秋风一登临,浩荡望不极。
吾闻苏老涧,乃是任公匹。
投竿江海滨,长啸穹宇窄。
古篆今莓苔,佳句馀金石。
岁月惊逝波,山川付陈迹。
牧童暮敲火,樵子晓吹笛。
杖藜重夷犹,把酒缅畴昔。
商歌正云林,天空露华白。
长安古城尽禾黍,故国荒凉变今古。
秦地山河满夕阳,汉家宫阙随尘土。
咸阳昔时何壮哉,离宫复道飞空回。
五陵白日歌钟起,三辅红尘车骑来。
一朝坐见繁华歇,冠盖散为烟雾灭。
草木犹缠战血腥,丘墟尚带行轮辙。
年代悠悠经几秋,空馀渭水向东流。
回中古道无游辇,关内何门寻故侯。
伤心此地不能道,惆怅雄图成蔓草。
惟有终南万仞青,年年阅尽行人老。
楚水东去远,故人离别心。
登舟望落日,岸绝荆门阴。
晚棹向孤屿,收纶度前林。
天寒大泽暝,鸟没长淮深。
十载梦烟波,幽期共投簪。
白鸥故友待,向我如招寻。
渺渺初月色,嗷嗷飞鸿音。
相思若千里,遥寄沧浪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