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宪副回山西》
《送李宪副回山西》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上林三月柳花飞,又送青骢出帝畿。

别路争看迎宪节,过家应自舞斑衣。

恩光北极悬红日,行色西山入翠微。

风纪重临还自保,更驰清誉到彤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节,上林苑中柳絮飘飞的景象,以此背景烘托出送别李宪副归山西的情境。首句“上林三月柳花飞”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为整个画面定下了温暖而略带离愁的基调。

接着,“又送青骢出帝畿”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和地点,青骢马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交通工具,象征着李宪副的风雅与尊贵。帝畿即京城,此处指李宪副离开京城,返回山西任职。

“别路争看迎宪节,过家应自舞斑衣”两句,通过想象李宪副归途中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期待。别路即归途,宪节指的是李宪副的官职,斑衣则是古代官员在特定场合穿的服饰,这里暗示李宪副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

“恩光北极悬红日,行色西山入翠微”描绘了李宪副归途中的壮丽景色,北极象征皇帝,红日代表恩泽,西山翠微则寓指自然美景,整句表达了对李宪副受到皇帝恩宠、旅途风光旖旎的赞美。

最后,“风纪重临还自保,更驰清誉到彤闱”两句,既是对李宪副个人品德和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工作的期许。风纪指的是官员的品行和职责,彤闱则是皇宫的代称,暗示李宪副不仅要在地方上树立清廉公正的形象,也要将这种声誉带到朝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场景的温馨与庄重,以及对李宪副个人品质和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官员道德修养和政绩的重视。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和葛德裕寄纸觅兰四绝句·其四

两朵幽花费咏章,是中佳境若为藏。

何时同上瑶台顶,遍玩芝田蕙圃香。

(0)

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乱鸽湖山十绝句·其八

破腊山桃已盛开,飞花无数点青苔。

莫教流出前溪去,引得鱼舟入洞来。

(0)

送刘美中舍人赴漳州二首·其二

漳浦城高南斗边,朱旗遥拂紫薇躔。

远民初识玉皇吏,属邑行瞻刺史天。

此日分携云际寺,老僧留酌石间泉。

祝公名宦何时了,了却归来作地仙。

(0)

向宣卿生日

庭下秋风吹紫兰,蟠桃为寿菊斑斓。

厌分铜虎天边郡,屡直金銮海上山。

洲渚忽然生户外,岁星今却到人间。

愿扶帝业须难老,稳踏龙墀尾近班。

(0)

次韵答刘元弼

鼓箧同登乐泮年,论文谁复似徐坚。

向来聚散如春梦,此去逢迎应宿缘。

陋巷苦无高马过,新诗时有贾人传。

芒鞋竹杖俱无恙,归日犹堪作地仙。

(0)

和李彦文

偶从山泽得追陪,吐论风生不受埃。

曾读芸斋编广录,固知天下有奇才。

愁堆青简千年蠹,忙过黄槐几度开。

往岁闻名未相识,常如弱水隔蓬莱。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