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发道中寄远》
《初发道中寄远》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

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

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

壮图空不息,常恐发如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dàozhōngyuǎn
táng / zhāngjiǔlíng

xiāngshānyuǎnqiūfēngshí
jiùwénjīntīngchǔyuánbēi

niànbiécháohūn怀huáiguīsuìyuèchí
zhuàngkōngchángkǒng

注释
日夜:白昼与夜晚。
乡山:家乡的山。
远:遥远。
秋风:秋季的风。
复:又,再。
此时:这个时候。
旧闻:以前听说。
胡马:泛指北方少数民族的马,此处借指边塞或异域。
思:思念,思乡之情。
今听:现在听到。
楚猿:楚地(古楚国一带,今湖南、湖北等地区)的猿猴。
悲:悲伤,哀鸣。
念别:思念离别。
朝昏:早晨到黄昏,泛指全天。
苦:痛苦,煎熬。
怀归:怀念归乡。
岁月:时间,年月。
迟:拖延,缓慢。
壮图:宏伟的蓝图,壮志。
空:徒然,白白地。
不息:不停止,未消减。
常恐:常常担心。
发如丝:头发像丝一样,形容白发斑白,年事已高。
翻译
白日与黑夜,家乡的山峦皆遥不可及,又逢秋风再起之时
昔日曾听闻胡马的思念之情,如今却只能听见楚地猿猴的哀鸣
思念离别之苦,从早到晚无尽煎熬,期盼归乡的心愿却总被拖延
壮志凌云的蓝图始终未能停歇,唯恐年华老去,白发如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初发道中寄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思念亲友的情感。其中“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两句,借助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则通过对比古代故事中的离别之情与现实中楚地猿啼的凄凉声音,强化了诗人的哀伤感受。接下来的“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政权黑暗时期的回忆和对归去家乡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时光流逝、人生易逝的无常感。最后,“壮图空不息,常恐发如丝”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明即使壮志未酬,但也常常担忧身世之忧,如同细丝一般轻微而又难以抗拒。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记忆的联结,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初祖赞

航海越漠来,几度药不杀。坏我震旦人,至今厮淈?。

(0)

颂古四十四首·其十

胶投漆,水和乳,一卷一舒,全宾全主。

谁言不落青黄,就中要人道取。

谁道取,分付镬汤,熟蒸烂煮。

(0)

颂古四十四首·其十六

等闲施设岂徒然,平地波澜欲浸天。

更向胡梯敲数下,免教失脚堕黄泉。

(0)

颂古四十四首·其三十

垂钩四海钓狞龙,格外玄谈知己从。

相见披衫带席帽,不妨把手上高峰。

(0)

颂古十九首·其十九

几回沾水又拖泥,年老心孤不自知。

游子不归空怅望,一溪流水落花随。

(0)

偈颂十首·其十

湖山叠乱青,湖水漾虚碧。

断岸蓼花红,疏林秋露滴。

良哉观世音,处处失弥勒。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