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近明窗日色柔,几馀书史足延留。
背秋无复频寻菊,趁暖还教一放舟。
松古看偏宜伴鹤,芦残笑已不藏鸥。
可人诗忆浪仙句,汲引心源得洁流。
座近明窗日色柔,几馀书史足延留。
背秋无复频寻菊,趁暖还教一放舟。
松古看偏宜伴鹤,芦残笑已不藏鸥。
可人诗忆浪仙句,汲引心源得洁流。
此诗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与心境。首句“座近明窗日色柔”,以日光柔和衬托出室内环境的舒适与宁静,暗示了诗人所在之处的温馨与雅致。接着,“几馀书史足延留”一句,点明了诗人的爱好与生活情趣,书史相伴,时间仿佛被延长,流露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静谧生活的享受。
“背秋无复频寻菊”一句,通过“背秋”二字,巧妙地将季节更替融入其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接纳。而“无复频寻菊”则透露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不再频繁地去寻找秋天的象征——菊花,可能是因为季节的更迭已经习以为常,或是内心已经超脱于外在的物象之上。
“趁暖还教一放舟”则展现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趁着温暖的天气,驾舟出游,享受自然的美好,体现了他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松古看偏宜伴鹤,芦残笑已不藏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松树与鹤的和谐共处,芦苇与鸥鸟的亲密互动,营造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态平衡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可人诗忆浪仙句,汲引心源得洁流”一句,以“可人诗”自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喜爱与自信,同时“浪仙句”可能暗指李白的诗句,借以表达对古代文人风骨的向往与追求。整句意在说明,诗人的创作源自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如同清澈的水流,既是对自身创作状态的描述,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思考。
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
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夜月回孤烛,秋风试夹衣。
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
朝罩罩城南,暮罩罩城西。
两浆鸣幽幽,莲子相高低。
持罩入深水,金鳞大如手。
鱼尾迸圆波,千珠落湘藕。
风飔飔,雨离离,菱尖茭刺鸂鶒飞。
水连网眼白如影,淅沥篷声寒点微。
楚岸有花花盖屋,金塘柳色前溪曲。
悠溶杳若去无穷,五色澄潭鸭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