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山嶂月,寂寂雁汀秋。
百丈垂三老,千峰送一舟。
鱼龙惊出没,凫獭竞沈浮。
不是巫山路,空馀楚客愁。
迢迢山嶂月,寂寂雁汀秋。
百丈垂三老,千峰送一舟。
鱼龙惊出没,凫獭竞沈浮。
不是巫山路,空馀楚客愁。
这首诗描绘了行舟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首句“迢迢山嶂月”以远山与明月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辽阔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旅程的漫长与孤独。接着,“寂寂雁汀秋”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寂静与凄清,大雁在水边栖息,更添几分萧瑟之感。
“百丈垂三老,千峰送一舟”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行舟置于宏大的自然背景之中,百丈长的绳索连接着三座古老的山峰,千峰万岭仿佛都在为这艘小舟送行,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也寄托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未知的期待。
“鱼龙惊出没,凫獭竞沈浮”描绘了水面上的动态景象,鱼龙在水中时隐时现,凫鸭在水面嬉戏,生动地展现了水乡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最后,“不是巫山路,空馀楚客愁”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忧虑。巫山、楚客都是古代文学中的意象,常用来象征旅途的艰辛与心灵的漂泊。诗人或许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旅程,既有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行舟之旅的独特魅力,以及旅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