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塞风高纩帛轻,春蚕到死只吞声。
寒机未织回文字,夜夜篱边诉月明。
沙塞风高纩帛轻,春蚕到死只吞声。
寒机未织回文字,夜夜篱边诉月明。
这首诗《络纬》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以“络纬”这一昆虫作为意象,描绘了春蚕至死方休的坚韧精神,以及它在困境中对光明的执着追求。
首句“沙塞风高纩帛轻”,描绘了沙漠边塞之地,风力强劲,使得轻薄的丝帛都难以承受。这里以“纩帛”象征着春蚕吐出的丝线,暗示了环境的艰苦与挑战。
次句“春蚕到死只吞声”,直接点明了春蚕的生命状态。春蚕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只能默默无声地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不仅是对春蚕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价值和牺牲精神的深刻思考。
后两句“寒机未织回文字,夜夜篱边诉月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春蚕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却如同寒夜中的机杼,仍在编织着生命的篇章。它在夜晚,对着明亮的月光倾诉,仿佛在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对光明的渴望。这里的“回文字”既指春蚕吐丝形成的复杂图案,也象征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络纬”这一昆虫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屈、对光明不懈追求的精神颂扬,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哲思。
共禀阴阳数,谁知造化工。安閒百计总输公。
掩映芙蓉花径、郡城东。风月三秋兴,尊罍一笑同。
新词佳丽见情通。更唤雪儿、低唱慰衰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