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吴蜀大江横,西北关河几战争。
智者不愚愚者智,到头分合世难平。
东南吴蜀大江横,西北关河几战争。
智者不愚愚者智,到头分合世难平。
这首诗《偶兴(其三)》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对比东南与西北的地理特征,以及智者与愚者的辩证思考,表达了对世间纷争与命运难以平衡的感慨。
首句“东南吴蜀大江横”,描绘了长江在东南地区如巨龙横卧的壮丽景象,象征着自然界的雄伟与力量。接着,“西北关河几战争”则转而描述了西北地区因历史上的多次战争而形成的复杂局势,暗含了人类社会中冲突与对抗的残酷现实。
“智者不愚愚者智”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反语,强调了智慧与愚蠢并非绝对的对立面,而是相对而言的。这里的“智者”与“愚者”并非指个人的智力高低,而是指他们在面对世界时的态度和选择。这句诗启示人们,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最后一句“到头分合世难平”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世间一切难以调和的矛盾与冲突的无奈与感慨。无论是自然界的壮丽还是人类社会的纷争,最终都难以达到完全的和谐与平衡,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引子,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面临的挑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深邃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