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

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

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

何日纡真果,还来入帝乡。

(0)
翻译
三乘法归向清净世界,万马相送告别通庄。
接近太阳的离亭显得近,漫天的别离之路漫长无边。
在荆南我将手持锡杖行乞,渭北的渡口成为我归途的阻碍。
何时能实现真正的解脱,再次回到京都这神圣之地。
注释
三乘:佛教中指小乘、中乘和大乘三种修行路径。
净域:佛教中的清净世界,常指极乐世界或涅槃境界。
万骑:众多骑兵。
通庄:大道上的村庄。
就日:面向太阳,形容离亭靠近道路。
弥天:弥漫天空,形容路途遥远。
别路:离别的道路。
荆南:古代地名,今湖北荆州一带。
旋杖钵:僧人出行时携带的锡杖和乞食的碗。
渭北:古代地名,今陕西渭河流域。
津梁:渡口,桥梁。
纡:弯曲,这里指实现。
真果:佛教中指证悟的果实,即解脱。
帝乡:京都,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长安(唐代都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返回故乡的壮丽场景。"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表达了高僧所乘坐具备尊贵,伴随着众多随从,如同一支庞大的队伍,通过诗人笔触可感受到一种宗教仪式的庄严与隆重。"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则展现了高僧行进中的景象,太阳渐渐接近目的地,而告别之路却绵长无尽,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和旅途之长。

接着的"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描写了高僧返回荆州的具体行程,其中“荆南”指的是荆州一带,“旋杖钵”可能暗示着高僧手持法器,或者是路途中某种仪式的象征。"渭北限津梁"则表明了他们已经到达了渭水之北,并且准备渡河,"限津梁"可能指的是渡口或是控制渡河的地方。

最后两句"何日纡真果,還來入帝乡"表达了诗人对高僧归来的期待与祝愿。"纡真果"可能是一种佛教术语,意指达到某种精神上的成就或觉悟,而“还来入帝乡”则是希望这位高僧能够早日返回神圣之地,即回到心中的理想所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仪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僧归来的崇敬与期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净土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竹枝歌

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

乘龙上天去无踪,草木无情空寄泣。

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

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

招君不归海水深,海鱼岂解哀忠直?

吁嗟忠直死无人,可怜怀王西入秦。

秦关已闭无归日,章华不复见车轮。

君王去时箫鼓咽,父老送君车轴折。

千里逃归迷故乡,南公哀痛弹长铗。

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欢呼。

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

横行天下竟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

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

富贵荣华岂足多,至今惟有冢嵯峨。

故国凄凉人事改,楚乡千古为悲歌。

(0)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

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0)

西江月·其二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

不说人间忧喜。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

软轮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0)

山中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

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0)

西湖八绝句·其一

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逢。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0)

题山水障子

一见秋山色,方怜画手稀。

波涛连壁动,云物下檐飞。

岭树冬犹发,江帆暮不归。

端然是渔叟,相向日依依。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