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两段没商量,透出无明大火坑。
再入死灰烹得活,岁寒声价转峥嵘。
一刀两段没商量,透出无明大火坑。
再入死灰烹得活,岁寒声价转峥嵘。
这首诗名为《化炭》,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如净。诗中以砍柴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经过艰难转化的过程。"一刀两断没商量"象征着彻底的变革或切割,"透出无明大火坑"则暗示了这个过程中的痛苦和困境,"无明"在此指不明智或困惑的状态。然而,诗人强调即使在最黑暗、最困难的"死灰"中,也能通过煎熬得到新生,"烹得活"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智慧的觉醒。最后一句"岁寒声价转峥嵘",寓意在经历磨砺后,诗人的声誉和价值反而更加显著,如同寒冬中的松柏,越发坚韧挺拔。整首诗寓含了深刻的哲理,表达了逆境中求生与成长的主题。
我闻洞岩幽,结友事临眺。
浮言妨胜践,怅望空永啸。
归来眩奇语,更欲穷䆗窱。
却寻两翁意,宴坐得观照。
鸣泉俯淙琤,穹石仰苍峭。
共与前创古,三叹遗墨妙。
神游恍不隔,仁宅忻有要。
回首鹿门期,寒云生远峤。
归来寂莫卧漳滨,梦想威容阻再亲。
绿野遥闻花欲语,赤书还喜雁来宾。
闲中有句人争诵,妙处无心物自春。
行马不因吾辈设,胸奇犹得话陈陈。
薄有田园种斗升,两儿传授读书灯。
客来一局三杯酒,王十朋如赵十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