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得三昧,林间尝与语。
秋风忽捲衣,别我之何所。
行草得三昧,林间尝与语。
秋风忽捲衣,别我之何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赠给中师(可能是指擅长草书的僧人)的作品,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独特感受和离别之情。"行草得三昧",意指中师在行书和草书的创作中达到了高深的境界,"三昧"一词常用来形容技艺的精妙或领悟的深入。接下来,诗人想象自己与这位书法大师在林间交流,共享艺术的乐趣。
"秋风忽捲衣",通过描绘秋风吹动衣角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寓含了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暗示。最后一句"别我之何所",直接表达出诗人对于中师突然离去的惊讶和对友情的留恋,询问他究竟要去往何处,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书法艺术为纽带,展现了诗人与中师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艺术追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宿霭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
正兰皋泥润,谁家燕喜,蜜脾香少,触处蜂忙。
尽日无人帘幕挂,更风递游丝时过墙。
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风流寸心易感,但依依伫立,回尽柔肠。
念小奁瑶鉴,重匀绛蜡,玉笼金斗,时熨沈香。
柳下相将游冶处,便回首青楼成异乡。
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
开尊待月,卷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
绣陌南头。
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
曲槛俯清流。
想花阴、谁系兰舟。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殷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
晓鉴堪羞。
潘鬓点、吴霜渐稠。
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倚危亭。
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
黄鹂又啼数声。
见扬州独有,天下无双,号为琼树。
占断天风,岁花开两次。
九朵一苞,攒成环玉,心似珠玑缀。
瓣瓣玲珑,枝枝洁净,世上无花类。
冷露朝凝,香风远送,信是琼瑶贵。
料得天宫有,此地久难留住。
翰苑才人,贵家公子,都要看花去。
莫吝金钱,好寻诗伴,日日花前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