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楼尚书赴诏》
《送楼尚书赴诏》全文
宋 / 袁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听履辞荣反旧庐,高堂燕坐每申如。

肯随流俗趋邪径,要使吾身宅广居。

告老未能三阅月,趣归已奉十行书。

愿公努力扶皇极,展尽胸中万卷馀。

(0)
翻译
辞去荣华返回旧居,常常在高堂静坐深思。
不愿随波逐流走歪路,定要让自己的身心住进正道宽敞处。
虽然还未满三个月的致仕期,已经写下十封恳切的归乡信。
希望您能竭力维护国家的稳固,发挥您胸中的万卷经纶。
注释
听履:指听到脚步声,形容回归简朴生活。
燕坐:闲暇时安静地坐着。
流俗:社会上一般的习俗或风气。
邪径:不正当的道路或选择。
宅广居:比喻心胸宽广,行为正直。
告老:官员因年老请求退休。
趣归:急切地想要回家。
皇极:古代指皇帝的权威,这里指国家的稳固。
万卷:形容知识丰富,学问深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燮为送别楼尚书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期望。首句“听履辞荣反旧庐”描绘了楼尚书辞去荣华,回归简朴生活的决心,暗示他不慕名利,重归田园。次句“高堂燕坐每申如”则写出了尚书在家中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显示出他对家庭的重视。

“肯随流俗趋邪径,要使吾身宅广居”两句,表达了尚书坚守正道,拒绝世俗诱惑的决心,他追求的是内心的广大而非外在的权势。接下来,“告老未能三阅月,趣归已奉十行书”写尚书虽已接近退休,但还是迅速地写下辞呈,表现出他的决绝和对官场的告别。

最后两句“愿公努力扶皇极,展尽胸中万卷馀”是对尚书的期许,希望他在退位后仍能以自己的学识和影响力,支持国家稳定,发挥余热。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赏,又有对高尚人格的推崇,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道德理想。

作者介绍

袁燮
朝代:宋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辛未九日晦日

遗体即母身,哀哀勿重陈。
一贻泉壤忧,两见霜露晨。
繁霜与重露,涂抹随荆榛。
身即未殒灭,强与松伯春。
遂于摇落中,见此天地仁。
玄鸟已辞社,蓐收方降莘。
拭泪声秋旻,何由酬艰辛。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