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
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车。
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廪储。
风泉输耳目,松竹助玄虚。
调护心常在,山林意有馀。
应嗤紫芝客,远就白云居。
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
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车。
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廪储。
风泉输耳目,松竹助玄虚。
调护心常在,山林意有馀。
应嗤紫芝客,远就白云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蒋防创作的,题目为《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从内容来看,诗中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退迹依三径,辞荣继二疏" 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放弃,以及对自然山林生活的追求。"三径"通常指隐士所居之处,而"辞荣"则是放弃官职和荣耀。"二疏"可能是指诗人向皇帝递交的辞呈或是某种文书,表明决心已定。
"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车" 此句描绘了君主对隐逸者的宽容和理解,以及隐者在山林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圣情"指君主的情感,"容解"表明宽容和理解,而"帝里"则是皇宫之意。"悬车"形象地表达了隐者远离尘世,悬挂着马车,不再使用,象征着彻底告别官场生活。
接下来的几句"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廪储。风泉输耳目,松竹助玄虚。调护心常在,山林意有馀。" 继续描写隐逸的平和自足,以及与自然界的融合。"龙楼籍"可能指官职或世俗生活的记录,而"御廪储"则是皇家仓库中的物资,这些都已经被诗人所放弃。"风泉输耳目"形容山林中清新的声音和景色,"松竹助玄虚"则表明植物也在帮助隐者保持心灵的纯净和宁静。"调护心常在"意味着内心始终平和,而"山林意有馀"则是说诗人对自然生活的享受远超过了物质上的满足。
最后两句"应嗤紫芝客,远就白云居。" 表达的是对于隐逸者的赞美,以及自己追求与众不同的高洁生活。"紫芝客"可能指那些寻找灵芝(传说中能长生不老的草本植物)的人,即隐士或有着相同志向之人。"远就白云居"则是表达诗人希望远离尘世,到达那高洁如同白云般的住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心灵净化的深切向往。
去年荆楚赏芳菲,今岁江淮水渺瀰。
绿发方当少壮日,清樽不负艳阳时。
风波此去犹千里,桃杏何缘见一枝。
独有瑞香花两槛,远将春色自相随。
于皇时宋,治定百年。朝廷肃雍,以有多贤。
蒋侯孔硕,克明其德。其立嶷嶷,其严翼翼。
英考是擢,以司邦直。
彼富贵不仁,人则惮之,侯曰吾治之。
彼孤有幼,人则侮之,侯曰吾绥之。
窜逐流落,江湖东南。侯曰行哉,义岂吾惭。
皇帝思之,擢使于闽。于淮于江,治绩升闻。
皇帝曰咨,朕宠尔勤。俾相尔攸宜,莫如河朔。
往都漕事,以谋以度。侯拜稽首,受命不敢居。
言秣其马,言脂其车。其马騑騑,虽疾而仪。
其车轩轩,既博且闲。蒋侯归止,觐于天子。
天子是喜,曰朕有贤卿士。明明蒋侯,政事文章。
以明以将,当至庙堂,奚止河一方。
汝砺作诗,式赠其行。俾人咏歌,以永厥声。
《送蒋司勋赴河北漕使》【宋·彭汝砺】于皇时宋,治定百年。朝廷肃雍,以有多贤。蒋侯孔硕,克明其德。其立嶷嶷,其严翼翼。英考是擢,以司邦直。彼富贵不仁,人则惮之,侯曰吾治之。彼孤有幼,人则侮之,侯曰吾绥之。窜逐流落,江湖东南。侯曰行哉,义岂吾惭。皇帝思之,擢使于闽。于淮于江,治绩升闻。皇帝曰咨,朕宠尔勤。俾相尔攸宜,莫如河朔。往都漕事,以谋以度。侯拜稽首,受命不敢居。言秣其马,言脂其车。其马騑騑,虽疾而仪。其车轩轩,既博且闲。蒋侯归止,觐于天子。天子是喜,曰朕有贤卿士。明明蒋侯,政事文章。以明以将,当至庙堂,奚止河一方。汝砺作诗,式赠其行。俾人咏歌,以永厥声。
https://shici.929r.com/shici/iNw1JFxev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