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荆楚赏芳菲,今岁江淮水渺瀰。
绿发方当少壮日,清樽不负艳阳时。
风波此去犹千里,桃杏何缘见一枝。
独有瑞香花两槛,远将春色自相随。
去年荆楚赏芳菲,今岁江淮水渺瀰。
绿发方当少壮日,清樽不负艳阳时。
风波此去犹千里,桃杏何缘见一枝。
独有瑞香花两槛,远将春色自相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名为《瑞香花》。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自然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首联“去年荆楚赏芳菲,今岁江淮水渺瀰”以对比手法开篇,去年在荆楚之地欣赏着繁花似锦的美景,而今却看到江淮地区因水势渺茫而景象不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颔联“绿发方当少壮日,清樽不负艳阳时”转而表达个人的情感,正值青年时期的诗人,拥有青丝绿发,正值青春年华,他没有辜负这美好的阳光时光,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颈联“风波此去犹千里,桃杏何缘见一枝”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现状的无奈。诗人离开后,前方还有千里的路程,而桃花杏花等春天的象征物,只能见到一枝,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未知。
尾联“独有瑞香花两槛,远将春色自相随”收束全诗,诗人发现只有瑞香花陪伴在左右,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春色的温暖与生机,以此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未来旅程的忧虑,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