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岷峨秋晚》
《岷峨秋晚》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岷峨一千仞,秀色横清秋。

云蟠陇蜀尽,水入巴江流。

旭日海上来,苍苍树色浮。

阳厓气已变,石林阴未收。

疏凿有古迹,登临仍壮游。

落日下层巅,怀哉神禹忧。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岷峨秋晚》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岷峨山在秋晚时节的壮丽景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岷峨一千仞,秀色横清秋”,开篇即以巍峨的岷峨山为背景,点明了地点和季节,通过“一千仞”这一夸张的数字,突出了山的高度,而“秀色横清秋”则描绘了秋天山色的清新与秀丽,展现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美。

接下来,“云蟠陇蜀尽,水入巴江流”,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岷峨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云雾缭绕,仿佛整个陇蜀之地都被云彩所环绕,而山间之水则汇入巴江,形成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

“旭日海上来,苍苍树色浮”,转而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景象,太阳从海上升起,照亮了万物,而远处的树木在晨光中呈现出一片苍茫的色彩,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感。

“阳厓气已变,石林阴未收”,描述了阳光照耀下的山崖与石林,阳光使得山崖的气氛发生了变化,而石林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这种光影交错的效果,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疏凿有古迹,登临仍壮游”,提到了历史的痕迹和登山的乐趣,暗示了诗人不仅欣赏眼前的美景,还对历史和文化有所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最后,“落日下层巅,怀哉神禹忧”,以落日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清秋”,也寓意着一天的结束,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怀念与敬仰,体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层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岷峨山秋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历史文化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追求。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三十五

画工作江梅,粉绘良自誇。

吾侪晕澹墨,一枝才数花。

风情意自足,横斜不可加。

须知自古来,画家须诗家。

(0)

与马通判

皖山邃密常若春,中有仙士久隐沦。

幅巾啸傲喜接物,彷佛白鹤乘孤云。

朅来帝所暂戾止,亹亹清言偿所喜。

内惭已老不受教,犹幸一奉圯桥履。

(0)

和元介之

五年相别改形容,又向潮阳识飓风。

萧散喜君真有道,驱驰如我久无功。

一鸣遂堕尘埃里,九死馀生患难中。

吊影自怜仍自放,钝根不复就磨砻。

(0)

题扇二十四首·其二十

残春已去不堪招,犹喜莺声破寂寥。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

(0)

李煜不朝伐之煜降江南平为震雷薄矣

震雷薄矣,胡蝇之营。弥江负淮,隩天险矣。

宁曰我尽臣度,肃恭威灵。宇宙混同,一方阻。

皇明建灵旗,下巨舳。震威而怀,靡事戕戮。

王师如翰,至则速。风漰雷磕,奄其覆。

哀哀逆俦,维喙乞降。欙车青盖,朝帝乡。

妖氛杀翳,旋披攮。膏痿腥䐿,德泽滂。

凯旋金声,奏洋洋。煇耀万国,俱向方。

(0)

题赵致道茅斋

三百年前茅屋歌,谁其继者茅斋铭。

杜陵忧世何其切,鹤山观物何其精。

两诗妙处均不朽,吾能合异融其真。

绮栊雕宇贮豪士,此岂有意矜吾民。

从来大庇天下手,乃在茅栋茨檐人。

请君观铭验吾德,复来歌义充吾仁。

庶几体用归一贯,二老可作当欣欣。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