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皇勤政治,虚己纳忠良。
拱手居宸扆,留神置谏章。
孜孜收国论,密密迩天光。
中昃常游息,焦劳慎作荒。
至言规汉后,无逸戒周王。
默处岩廊邃,洪基可世长。
圣皇勤政治,虚己纳忠良。
拱手居宸扆,留神置谏章。
孜孜收国论,密密迩天光。
中昃常游息,焦劳慎作荒。
至言规汉后,无逸戒周王。
默处岩廊邃,洪基可世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圣明君主勤于政事,虚心接受忠良之士的谏言。君主手握权柄,却能保持谦逊,留意于臣下的劝诫。在朝堂之上,他审慎国是,聚焦于天子的光辉;午后时分,他常游息于正道,不使国家陷入荒废。诗中提到“至言规汉后,无逸戒周王”,表明君主以古圣王为榜样,警醒自己不可有丝毫懈怠。这位君主在深邃的宫殿之中沉默处事,以致力于巩固国家基业,使其能够长久。
诗人通过这首作品赞颂了一种理想中的君臣关系和治国智慧,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君臣共治天下”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