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偶作三首·其一》
《山中偶作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七言绝句

分明不了却成迷,无限风光付与谁。

若得家山田地稳,自然处处不思议。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的《山中偶作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分明不了却成迷”,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困惑。人们在追求真理与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往往感到迷茫,因为事物的本质并非一眼就能看透。这里的“分明”与“成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真相探索的艰难与复杂性。

“无限风光付与谁”,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感叹于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却不知如何将这份美好与他人分享,或是如何将其内化为心灵的滋养。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思考。

“若得家山田地稳,自然处处不思议”,最后两句则给出了对人生的一种理想状态的设想。如果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稳定,那么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发现生活的奇迹与不可思议之处。这里“家山田地稳”象征着内心的安定与和谐,而“处处不思议”则表达了对生活无尽可能性的向往与接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自然之美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它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活的困惑与挑战时,保持一颗开放的心灵,去发现并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过林忠甫山房

虽是无猿鹤,何殊林麓间。

从教居近市,不必入深山。

白日窗如炙,清风门自关。

留连诗酒乐,坐久竟忘还。

(0)

天涯亭

雨色丝丝风色娇,天涯亭上觉魂消。

一家生意付秋瘴,万里归心随暮潮。

兵送远人还海界,吏申迁客入津桥。

山公对此聊酣饮,怕见醒来两鬓凋。

(0)

岳州

平湖七百里,四望白波围。

影触吴天阔,寒吞楚泽微。

(0)

句·其二十四

高为天一柱,秀作海三峰。

(0)

护国寺

穹窿台岳压重溟,中起青鸳接福庭。

新好天花经雨坠,清凉甘露隔宵零。

金绳界道连飞布,碧树周阿绕翠屏。

异日功成解缨去,伫期同撷五芝馨。

(0)

龙穴

丁君神灵斡天枢,一叱二龙遗戏珠。

龙来求珠珠不与,吐下腥涎满庭宇。

僧繇画柱真龙形,有龙来斗风雷鸣。

君篆灵符才入铁,龙走今存去时穴。

予问此穴奚出龙,羽衣谓穴龙潭通。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