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雁声如语。一院寒声如雨。愁梦不成圆。
夜如年。香阁鹦哥睡未。绣榻狸奴来未。
閒事最相关。唤雏鬟。
一派雁声如语。一院寒声如雨。愁梦不成圆。
夜如年。香阁鹦哥睡未。绣榻狸奴来未。
閒事最相关。唤雏鬟。
这首《昭君怨》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
“一派雁声如语”,开篇即以雁鸣入诗,雁群南飞的场景仿佛在耳边低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一院寒声如雨”,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寒冷与寂静,仿佛细雨轻敲在心间,让人感受到季节更替的冷寂与孤独。
“愁梦不成圆”,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梦境之中,梦中之事未能圆满,暗示了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夜如年”,一句比喻,将漫长的夜晚比作漫长的岁月,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与等待的煎熬,情感深沉而复杂。
“香阁鹦哥睡未”,在这样的夜晚,鹦鹉还在香阁中熟睡,似乎与外界的寂静形成对比,也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寂寞。“绣榻狸奴来未”,绣榻上,狸猫是否已经归来,这一问句充满了期待与不安,透露出诗人对陪伴的渴望。
“閒事最相关”,在这样的夜晚,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却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深深的思考与感慨。“唤雏鬟”,呼唤着小鬟,寻求一丝慰藉,但最终还是独自面对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的孤独、失落与渴望陪伴的情感世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寒月,晓甲带胡霜。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镂羽彫毛迥出群,温黁飘出麝脐熏。
夜来曾吐红茵畔,犹似溪边睡不闻。
冬旦寒惨澹,云日无晶辉。
当此岁暮感,见君晨兴诗。
君诗亦多苦,苦在兄远离。
我苦不在远,缠绵肝与脾。
西院病孀妇,后床孤侄儿。
黄昏一恸后,夜半十起时。
病眼两行血,衰鬓万茎丝。
咽绝五脏脉,瘦消百骸脂。
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
不如溘然逝,安用半活为。
谁谓荼檗苦,荼檗甘如饴。
谁谓汤火热,汤火冷如澌。
前时君寄诗,忧念问阿龟。
喉燥声气窒,经年无报辞。
及睹晨兴句,未吟先涕垂。
因兹涟洳际,一吐心中悲。
茫茫四海间,此苦唯君知。
去我四千里,使我告诉谁。
仰头向青天,但见雁南飞。
凭雁寄一语,为我达微之。
弦绝有续胶,树斩可接枝。
唯我中肠断,应无连得期。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兴因报问龟儿》【唐·白居易】冬旦寒惨澹,云日无晶辉。当此岁暮感,见君晨兴诗。君诗亦多苦,苦在兄远离。我苦不在远,缠绵肝与脾。西院病孀妇,后床孤侄儿。黄昏一恸后,夜半十起时。病眼两行血,衰鬓万茎丝。咽绝五脏脉,瘦消百骸脂。双目失一目,四肢断两肢。不如溘然逝,安用半活为。谁谓荼檗苦,荼檗甘如饴。谁谓汤火热,汤火冷如澌。前时君寄诗,忧念问阿龟。喉燥声气窒,经年无报辞。及睹晨兴句,未吟先涕垂。因兹涟洳际,一吐心中悲。茫茫四海间,此苦唯君知。去我四千里,使我告诉谁。仰头向青天,但见雁南飞。凭雁寄一语,为我达微之。弦绝有续胶,树斩可接枝。唯我中肠断,应无连得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jPJJDcgMu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