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过从喜二生,云和夜夜玉壶冰。
长河寄得临分语,莫把灵台泥俗情。
客里过从喜二生,云和夜夜玉壶冰。
长河寄得临分语,莫把灵台泥俗情。
这首诗名为《别二孙生》,是明代学者吴与弼所作。诗中充满了对两位孙儿离别的不舍与深情。
首句“客里过从喜二生”,点明了诗人是在客居他乡时与两位孙儿相聚,这份意外的喜悦溢于言表。接着,“云和夜夜玉壶冰”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夜晚的云彩比作玉壶中的冰晶,既描绘了夜景的清冷与静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长河寄得临分语”,这里的“长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通过“长河”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两位孙儿的临别赠言。最后一句“莫把灵台泥俗情”,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两位孙儿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不被世俗情感所束缚,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孙儿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一日几风雨,做弄菊花天。
暝烟栖定,寒绿寂寞粲孤妍。
酒仄不尽秋冷,客倦渐知人老,时节又灯前。
岁岁东山约,长忆翠微颠。难陶写,哀乐事,尽中年。
登高无计,萧寺如水抱愁眠。
何用茱萸细数,回首中秋月色,不似旧时圆。
万里饥鸿影,添怨复成怜。
古兰若。花雨缤纷自落。
城南路、来去几年,白纸坊西旧经阁。春衫乍试著。
输却东风又恶。
酴醾外、轻暝逗寒,微日笼云酿娇萼。寻芳当行脚。
借绮怨沈香,重赋京雒。文村丹景今非昨。
嗟劫后台榭,梦华凄感,楸阴残泪坠殿角。
护花费铃索。归鹤。念飘泊。问物外青松,红杏谁托。
浇愁鲁酒终嫌薄。怕蜡凤轻剪,训鸡无药。
红禅熏破。带露倚,睡半觉。
谁把玉镜台,挂向碧云天。
今年今月今夜,不似鼠儿年。
天上楼台玉矗,地上河山金铸,七宝合成全。
光采不能掩,依旧斗牛间。且停待,雕槛坐,石床眠。
凄风苦雨都过,才放十分圆。
谁向楼头吹笛,知有绣襦甲帐,不怕雪霜寒。
起看碧梧影,凉露正娟娟。
至人玩斯世,汎汎如虚舟。
横之或安止,运之亦周流。
昔者张子房,此道恒优优。
眷言百世下,之子仍好修。
手携绿玉杖,身著紫绮裘。
折花驾白鹿,采药骑青牛。
栖迟木石居,笑傲王侯州。
敲火烧灵砂,可以戏神丘。
为人葬白骨,可以生公侯。
人言死生理,杳渺甚难求。
君乃不自矜,视之良悠悠。
翩然思黄石,去作万里游。
高视浊世间,下士如蜉蝣。
玄元无穷门,出入谁与俦。
绵绵日月运,茫茫天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