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花时是病时,不争春早与春迟。
阴晴谩复题窗记,节气还因检历知。
杜若荐芳聊可采,秭归啼苦未须悲。
老翁堪与少年竞,勤把青铜照颔丝。
岁岁花时是病时,不争春早与春迟。
阴晴谩复题窗记,节气还因检历知。
杜若荐芳聊可采,秭归啼苦未须悲。
老翁堪与少年竞,勤把青铜照颔丝。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元日倡酬韵六首(其五)》。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和个人情感的诗句。
"岁岁花时是病时,不争春早与春迟。"
这里借用“花时”来形容春季,指出每年这个时候都像是生病了一般,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复杂情绪。不争春早与春迟,意味着诗人并不在意春天的提前或延后,而是接受自然规律。
"阴晴谩复题窗记,节气还因检历知。"
诗人通过观察窗外的阴晴变化来记录时光的流逝,并且通过查看历书来了解季节更替,这显示了诗人对时间和自然的关注。
"杜若荐芳聊可采,秭归啼苦未须悲。"
这里的“杜若”指的是杜鹃花,“荐芳”意味着花香四溢,但却“聊可采”,表达了一种物美但难以长久的哀愁。而“秭归啼苦未须悲”则是说虽然小草(秭归)归根时带有一丝苦涩,但也不必过于哀伤。
"老翁堪与少年竞,勤把青铜照颔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与时间竞争,同时也表现出对生命中每一刻的珍惜和把握之意。“青铜”指的是镜子,“照颔丝”则是用镜子来整理鬓角,象征着对个人形象的关注和生活态度的坚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景色和个人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荥阳人物世仍有,文雅风流传巳久。
广文独步天宝年,才名曾在诸公右。
新诗高陪屈宋游,神翰远与钟王偶。
更觉丹青到微妙,独将造化争妍丑。
一封入奏蓬莱宫,三绝题自君王手。
当时盛事虽云远,今日高风曾未朽。
亲逢夫子沧海头,重起清芬百年后。
倦游不肯依梁苑,尚德自甘耕谷口。
方外聪明已木鸡,人间事变皆刍狗。
子云寂寞守儋石,靖节轩昂遗五斗。
不试惟令曲艺工,久幽更觉机神厚。
诗情渺与江湘迥,画笔能教鬼神走。
论工子建已知亲,较胜长康未应负。
所嗟藻鉴阔楚越,犹使佳名在林薮。
邂逅虽知近岩壑,栖迟尚苦拘尘垢。
明明冰玉长在怀,望望烟霞屡骧首。
何日倾心听诵诗,他时洗眼看挥帚。
狂歌且寄草堂客,佳句终惭杜陵叟。
《寄赠永嘉郑先生》【宋·华镇】荥阳人物世仍有,文雅风流传巳久。广文独步天宝年,才名曾在诸公右。新诗高陪屈宋游,神翰远与钟王偶。更觉丹青到微妙,独将造化争妍丑。一封入奏蓬莱宫,三绝题自君王手。当时盛事虽云远,今日高风曾未朽。亲逢夫子沧海头,重起清芬百年后。倦游不肯依梁苑,尚德自甘耕谷口。方外聪明已木鸡,人间事变皆刍狗。子云寂寞守儋石,靖节轩昂遗五斗。不试惟令曲艺工,久幽更觉机神厚。诗情渺与江湘迥,画笔能教鬼神走。论工子建已知亲,较胜长康未应负。所嗟藻鉴阔楚越,犹使佳名在林薮。邂逅虽知近岩壑,栖迟尚苦拘尘垢。明明冰玉长在怀,望望烟霞屡骧首。何日倾心听诵诗,他时洗眼看挥帚。狂歌且寄草堂客,佳句终惭杜陵叟。
https://shici.929r.com/shici/su79c.html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
开眼已怜花压帽,放怀聊喜酒治聋。
携刀割肉馀风在,卜瓦传神俚俗同。
闻说已栽桃李径,隔溪遥认浅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