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踏花翻,乱红堆径无人扫。杜鹃来了。
梅子枝头小。拨尽琵琶,总是相思调。知音少。
暗伤怀抱。门掩青春老。
莺踏花翻,乱红堆径无人扫。杜鹃来了。
梅子枝头小。拨尽琵琶,总是相思调。知音少。
暗伤怀抱。门掩青春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春日景象,莺鸟在花丛中穿梭,花瓣随风飘落,无人打扫,形成一片片红色的堆积。杜鹃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生机,也增添了诗中的情感色彩。而那梅子小巧而美丽,可能象征着某种纯洁无瑕的爱情或理想。
琵琶这传统乐器,被拨弄出旋律,却总是那些相思的曲调。这种音乐选择,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和逝去之情感的深沉怀念。在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共鸣这种情感的人实在太少,故而称为“知音少”。
最后两句“暗伤怀抱。门掩青春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隐痛与哀愁,他紧拥着自己那颗不再年轻的心,而外面的世界似乎已经将他遗忘,门扉关闭了属于他的那个青春时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音乐的联想,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相思之情。这种情感在唐末宋初的社会变迁中显得尤为珍贵,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情感与时代变换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彤云旖旎霏祥光,兰椒沃壁含璚芳。
流苏袅袅开洞房,晚波绣烛摇鸳鸯。
鸳鸯双飞情宛转,紫带垂螭觉螭缓。
绿膏照粉玉缸斜,瑶鸭融春翠云暖。
海绡落枕夜何如,美人笑掷双明珠。
巫云朝敛金钗溜,不恨巫云恨花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