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徵招.为王瑁湖编修悼亡》
《徵招.为王瑁湖编修悼亡》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徵招

柿叶翻时人病起,凄然悼亡新赋。

画箧尽伊搜,奈蕙丛先去。

元和才子恨,拚细砑、凤笺零谱。

不分西山,风前还斗,旧年眉妩。

故国水云多,曾侧帽、共听半船疏雨。

粉腕斫鲈香,更翠蒪凝箸。

如今秋夜笛,只递入、客窗偏苦。

缒蛛丝,丁字帘西,记有人行处。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悼念亡妻的情景。开篇“柿叶翻时人病起”,以秋天柿叶飘落的景象,映衬出主人公因病初愈时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凄然悼亡新赋”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哀思。

“画箧尽伊搜,奈蕙丛先去。”这两句通过描述主人公在亡妻生前留下的物品中寻找慰藉,却只能面对她已逝去的事实,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痛苦。接下来,“元和才子恨,拚细砑、凤笺零谱。”这里借用了唐代诗人元稹的典故,表达了主人公如同元稹般深陷丧妻之痛,无法自拔,甚至不惜用珍贵的凤笺(一种高档纸张)来记录对亡妻的思念,但这些文字却显得零散无力,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悲痛。

“不分西山,风前还斗,旧年眉妩。”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自然景色中回忆与亡妻共度的美好时光,尤其是对她的温柔与美丽难以忘怀。然而,这种回忆却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无力,仿佛是风中摇曳的烛光,随时可能熄灭。

“故国水云多,曾侧帽、共听半船疏雨。”这里通过回忆与亡妻共度的雨天,以及在故乡的山水间漫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侧帽”这一动作,既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雅,也暗含了对亡妻的深情与怀念。

“粉腕斫鲈香,更翠蒳凝箸。”这两句通过描述亡妻烹饪鲈鱼的场景,展现了她生活的温馨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她已经离去,留下的是对她的深深怀念。

“如今秋夜笛,只递入、客窗偏苦。”最后,通过秋夜的笛声,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传递到远方,表达了即使身处异乡,这份思念也无法消减。而“客窗偏苦”则强调了主人公在外漂泊的孤独与痛苦。

整首词以哀而不伤的情感,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以及在时间流逝中的无奈与痛苦。通过自然景象、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悲痛与怀念。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孙岳从军后归吴

秋入金疮祇自悲,十年弓剑老西陲。

不须更赋从军乐,且和田园杂兴诗。

(0)

寄谢就道

当年游事记西湖,岁月飘零旧雨疏。

剡曲暮云频入梦,长安落叶正愁予。

春前有客徵梅赋,霜后无人寄橘书。

回首青云故人远,滞留惟有老相如。

(0)

秋晚郊行即事

篱豆垂花陇麦齐,炊红篘绿小春时。

田家处处丰年乐,画出豳风七月诗。

(0)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其十八

曾闻宝庆老人言,不见亲郊四十年。

何幸圣时瞻盛举,咏歌留作画图传。

(0)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其十六

启蛰而郊月建寅,新元颁赦又颁春。

端闱拜了熙成表,朝会移班贺紫宸。

(0)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其十五

祝史无私本为民,大和丕应泰阶平。

昕庭未受群臣贺,先过东朝谢礼成。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