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曲人家是后塘,回峦叠嶂互苍茫。
小桥南望秦溪路,先到宜君五马坊。
二曲人家是后塘,回峦叠嶂互苍茫。
小桥南望秦溪路,先到宜君五马坊。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建南九曲棹歌(其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秀美画面。"二曲人家是后塘",开篇点出了一处隐居的宁静之地,曲径通幽,人家点缀在后塘边,显示出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和谐。"回峦叠嶂互苍茫"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山势起伏,远山近景交织,一片迷茫而壮丽的自然风光。
"小桥南望秦溪路",诗人通过小桥这一细节,引导读者想象一条蜿蜒向南的道路,通往秦溪,增添了空间的纵深感和行旅的意象。"先到宜君五马坊"则暗示了这条路上的目的地——宜君,以及可能的传说或历史遗迹,五马坊或许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增添了诗歌的历史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动态画卷,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宁静与人文气息,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眷恋。
侯公说行高祖迎,赵璧在怀出秦庭。
白首属国还汉旌,印绶累累妻嫂惊。
疏家叔侄辞公卿,彭泽柳外陶渊明。
又如长铗成悲鸣,沂浴既罢风舞轻。
斐然成章孔不称,浩然之志孟岂平。
登山临水赋有情,回船上马诗句精。
又如虏营之气已见,华山之马将逸。
丘园之梦欲成,天际之舟可识。
其在今兹则还报王事,秣马脂车与离长安之日。
十年京洛弄残书,喜见西归别驾车。
锦里追游贫莫厌,綵衣荣侍乐何如。
诏条安远民为本,才刃如君地有馀。
不日还趋宣室召,伊川重访野人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