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泉辟溪町,不藉水车鸣。
略具江南意,每观春月耕。
嘉生辨粳稻,农节较阴晴。
四海吾方寸,悠哉望岁情。
引泉辟溪町,不藉水车鸣。
略具江南意,每观春月耕。
嘉生辨粳稻,农节较阴晴。
四海吾方寸,悠哉望岁情。
这首诗描绘了在静明园中的一处溪田上进行农耕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田园诗意和农事的细腻观察。诗人以“引泉辟溪町”开篇,展现了开辟农田时利用自然之水的智慧与和谐,无需依赖机械的喧嚣,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尊重与利用。
接着,“不藉水车鸣”一句,强调了这种农耕方式的宁静与自然,与现代机械化农业的轰鸣形成对比,突出了传统农耕的平和与效率。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略具江南意”,即这种场景带有江南水乡的特色,充满了江南的温婉与秀美,每到春天月夜,农人们在月光下耕作,画面温馨而浪漫。
“嘉生辨粳稻,农节较阴晴”则点明了农事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辨别不同种类的稻谷(粳稻),以及根据天气阴晴来安排农活,体现了农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顺应。这不仅是对农事的描述,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颂。
最后,“四海吾方寸,悠哉望岁情”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深厚情感和对丰收的期待。四海之内,无论身处何地,心中都怀揣着对一年收获的憧憬和喜悦,这份情感跨越时空,悠然自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美好与深意,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劳动的赞美,以及对未来丰收的期盼,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也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纯阴十月晚,劲气肃群骄。
惟有乔松在,长看积雪消。
生贤禀真性,特立冠当朝。
早岁初成赋,群雄已失标。
治才精破竹,廷论壮生飚。
博士皆推贾,宣皇重试萧。
周旋穷政体,出入解心焦。
九列高称冠,三台岂足超。
论功归颍霸,举相待虞姚。
骥骋经新卧,弓强发久鞦。
百年时节在,四海众心翘。
当见飞中使,赍金赐此朝。
旱湖堤上柳空多,倚岸轻舟奈汝何。
秋雨连渠添积润,春风吹冻忽生波。
虫鱼便尔来无数,凫雁犹疑未肯过。
持诧钱塘应笑我,坳中浮芥两么麽。
古殿山花丛百围,故园曾见色依依。
凌寒强比松筠秀,叶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纷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希。
山中草木谁携种,潦倒尘埃不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