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腊雪五首·其二》
《腊雪五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骄阳不能久,密雪自相催。

急霰初鸣瓦,飞花旋集台。

着人消瘴疫,覆麦长根荄。

欲试樽中物,门前问客来。

(0)
注释
骄阳:强烈的阳光。
密雪:密集的雪花。
自相催:相互催促。
急霰:急促的冰雹。
瓦:屋顶。
飞花:飘落的花瓣。
旋集:迅速堆积。
着人:落在人身。
消瘴疫:消除瘴气疾病。
覆麦:覆盖麦田。
长根荄:促进根部生长。
樽中物:杯中的美酒。
门前问客来:出门询问客人。
翻译
烈日难以持久,密集的雪花相互催促降临。
急促的冰雹首先敲击屋顶,旋即飘落的花瓣堆积在台阶上。
落在人身上的雪花能消除瘴气疾病,覆盖麦田使根部生长茁壮。
想品尝杯中美酒,出门询问客人是否来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腊雪五首(其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一场急降的雪景。"骄阳不能久"暗示了夏日的炎热终于过去,"密雪自相催"形象地写出雪花纷至沓来的场景。"急霰初鸣瓦"描绘了冰雹敲击屋顶的声音,"飞花旋集台"则展现了雪花飘落的动态美。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这场雪带来的益处:"着人消瘴疫"暗指雪水可以净化空气,有助于消除疾病,"覆麦长根荄"则预示着雪水滋润麦田,有利于作物生长。最后,诗人借酒表达对雪的喜爱和期待,"欲试樽中物"流露出在雪后小酌的雅兴,"门前问客来"则显出主人的热情好客,期待与友人分享这份冬日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生活气息的细节,展现出冬季雪景的美好,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书灯

吾咿声里漏初长,愿借丹心吐寸光。

万古分明看简册,一生照耀付文章。

芸编清逼兰膏煖,花烬时粘竹汗香。

明日金莲供草制,几人风露在秋堂。

(0)

古藤

古藤阴阴抱寒玉,时向晴窗伴我独。

青青不改四时容,绝胜凌霄倚凡木。

(0)

题松

桑树鸡鸣坎吠蛙,午烟隔水几人家。

青松将谓专霜雪,春到山中亦有花。

(0)

寄习思敬

深冬残雪夜,醉卧玉山楼。

风劲银筝响,花垂绛烛流。

连床无客梦,中酒失乡愁。

岁月如流水,凭高忆旧游。

(0)

题江乡秋晚图

沙头潮下秋水枯,云山落日云模糊。

草堂远近路长驱,萧萧行李行人孤。

蹇驴渡桥归思急,村南村北天秋色。

何者相呼鸡犬声,山前山后烟树立。

江风水面吹残莎,打鱼小艇如飞梭。

何人荡桨立船尾,钓者船头腰半驼。

小李将军不可作,粉壁流传愁剥落。

石门守者犹可奇,柱杖敲门索新跋。

京口绿发参军郎,见君此画心即降。

携家便欲上船去,买鱼煮酒扬子江。

(0)

七月三日喜至郧县山行兼旬至此始出

稻花香里过琳宫,一舸斜阳汉水东。

下马已辞山巀嶪,开轩仍见竹葱茏。

画檐不碍迎霜叶,玉宇频来处暑风。

童御无知友朋远,满襟幽思与谁同。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