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孤顶谁家路,上兮下兮复何故。
曾列三千一半徒,我今独满当时数。
鲸麟麟,龙鳞鳞,坤维高步生清尘。
休云裴相慕黄檗,额有圆珠七尺身。
利禅者,利禅者,倚天长剑应牢把。
或谓风云不再来,谁为苍苍分昼夜。
雷峰孤顶谁家路,上兮下兮复何故。
曾列三千一半徒,我今独满当时数。
鲸麟麟,龙鳞鳞,坤维高步生清尘。
休云裴相慕黄檗,额有圆珠七尺身。
利禅者,利禅者,倚天长剑应牢把。
或谓风云不再来,谁为苍苍分昼夜。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送廷利禅者》,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廷利禅者的祝福和对禅修生活的感慨。首句“雷峰孤顶谁家路”描绘了雷峰塔孤独的山峰,暗示了廷利禅者即将踏上未知的修行之路。接下来的“上兮下兮复何故”表达了对禅者上下求索佛法的敬仰。
诗人提到“曾列三千一半徒”,意指廷利禅者在僧众中地位不凡,而如今只剩下他一人“独满当时数”,流露出对僧团凋零的感慨。接着,“鲸麟麟,龙鳞鳞”运用象征手法,形容廷利禅者的修行境界高洁如龙麟,清尘不染。
“额有圆珠七尺身”一句,可能寓意廷利禅者智慧深邃,形象威严。诗人借用裴相(裴秀)仰慕黄檗禅师的典故,表达对廷利的敬仰,希望他能像黄檗那样成为禅门的典范。
最后两句“利禅者,利禅者,倚天长剑应牢把”鼓励廷利禅者持剑斩断烦恼,坚定修行。诗人担忧“风云不再来”,暗示时光易逝,期待廷利能把握时机,承担起引领众生的角色,划分昼夜间的光明与黑暗。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既是对廷利禅者的赞美,也是对禅修生活的哲理思考。
吴将军,天下雄,目如朗星气如虹。
平生读书不怕死,惟有秋霜烈日皎皎是孤忠。
曾攀丹桂枝,飞上银蟾宫。
紫皇赐以白兔药,令将军起民彫瘵苏愚蒙。
去秋蝮蛇从西来,渡我浙水东。
磨牙白参差,吮人肌血豺虎同。
将军跃马如游龙,笑持三尺莫邪锋。
刳蛇之腹馘蛇首,魂魄散乱随秋风。
又闻栝苍山,千叠万叠青芙蓉。
山深狐兔作人立,火云猎猎旌旗红。
将军手撚铁丝箭,腰挂麟胶弓。
竟从荒茅野草入,一洗妖媚无留踪。
民无居,将军墉,民无田,将军农。
秋田满眼春芃芃,卖刀买犊期年丰。
夜来挝鼓声笼铜,乃是将军奏凯归越中。
越中民,喜且雍,走白叟,歌黄童。
牵羊载酒遮道迎,迎我诗书礼乐之元戎。
有母有母垂霜蓬,升堂百拜欢动容。
有儿为国立大功,忠孝一心天感通。
乌台卓立高崇崇,荐章如云达九重。
九重日月光重瞳,玺书蚤晚来徵庸。
噫吁嚱吴将军,安得如公数十辈,落落棋布严提封。
《吴将军歌赠迈善乡》【明·李昱】吴将军,天下雄,目如朗星气如虹。平生读书不怕死,惟有秋霜烈日皎皎是孤忠。曾攀丹桂枝,飞上银蟾宫。紫皇赐以白兔药,令将军起民彫瘵苏愚蒙。去秋蝮蛇从西来,渡我浙水东。磨牙白参差,吮人肌血豺虎同。将军跃马如游龙,笑持三尺莫邪锋。刳蛇之腹馘蛇首,魂魄散乱随秋风。又闻栝苍山,千叠万叠青芙蓉。山深狐兔作人立,火云猎猎旌旗红。将军手撚铁丝箭,腰挂麟胶弓。竟从荒茅野草入,一洗妖媚无留踪。民无居,将军墉,民无田,将军农。秋田满眼春芃芃,卖刀买犊期年丰。夜来挝鼓声笼铜,乃是将军奏凯归越中。越中民,喜且雍,走白叟,歌黄童。牵羊载酒遮道迎,迎我诗书礼乐之元戎。有母有母垂霜蓬,升堂百拜欢动容。有儿为国立大功,忠孝一心天感通。乌台卓立高崇崇,荐章如云达九重。九重日月光重瞳,玺书蚤晚来徵庸。噫吁嚱吴将军,安得如公数十辈,落落棋布严提封。
https://shici.929r.com/shici/vVjywTub.html
石井田边读书处,好山绕屋青无数。
寻常俗客不到门,自得平生隐居趣。
中山蔡君清有馀,拄杖冲寒忽相遇。
升堂磬折延上座,挥麈悬河发谈助。
酌君射洪之渌酒,煨以岷山之紫芋。
取琴为我弹赤璧,如此英雄大江去。
起看星斗光阑干,天风萧萧袭衣屦。
方今四海频戈鋋,与君飘蓬同旅寓。
藤床对月谈未了,清晨告别何匆遽。
惜君岂不苦挽留,肯伴山间白云住。
岂无鲍叔知管仲,亦有陈蕃下徐孺。
临分握手情依依,聊复挥毫赋长句。
君能别后重相寻,记取门前两槐树。
芳年临上巳,令节庆千春。
历纪天开子,杓回月建辰。
四城佳气合,三殿曙光新。
禁钥通关早,宫壶转漏频。
驾从星户入,乐向露台陈。
中使催班急,西驹立仗驯。
烛楼晴吐日,香几暖霏尘。
柳色笼雕辇,兰薰袭绣茵。
虎貔雄武弁,鹓鹭肃朝绅。
王室分封盛,宗藩展礼亲。
南山齐献寿,四境共称仁。
胜事宜修述,才疏愧小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