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井》
《井》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清凉消却几家烟,亦向飞流岳顶悬。

导得江河原伏地,贮来涓滴尽通天。

藻垂四面簪瓶满,月下中心叠镜圆。

且就桐阴默然坐,已胜云液注丹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眼深井的静谧与深邃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井的形象刻画得生动而富有哲理。

首联“清凉消却几家烟,亦向飞流岳顶悬”,开篇即以清凉之感引入,仿佛井水能洗净尘世的烦忧,又巧妙地将井水比作从山岳之巅飞流而下的清泉,既展现了井水的源头之高远,也暗示了其清澈纯净的特质。

颔联“导得江河原伏地,贮来涓滴尽通天”,进一步阐述了井水的来源与作用,它仿佛是大地之下的江河,虽深藏地下,却能汇聚细流,最终汇入广阔的天空,象征着井水虽小,却能滋养万物,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颈联“藻垂四面簪瓶满,月下中心叠镜圆”,通过井边生长的水藻和月光下井水如圆镜般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水藻如同装饰,增添了井边的生机,而月光下的井水则呈现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倒影,仿佛是自然界的艺术品。

尾联“且就桐阴默然坐,已胜云液注丹田”,诗人邀请读者在井边的梧桐树荫下静静地坐着,享受这份宁静与清凉,仿佛吸入的不仅仅是井水,更是心灵的洗涤,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如同饮用了仙界的甘露,滋润了精神的丹田。

整首诗通过对井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人们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秋夜不寐偶成小诗示攸县蒋春岩主人

惊闻远水漶山城,马足倥偬又此行。

睡里生涯随梦转,夜来秋气逼人清。

当车螳臂全无用,酿蜜蜂房勉自营。

纵目未堪流览处,颓垣碎瓦不胜情。

(0)

访问中山西山诸胜

尝考舆地志,清州多名胜。

北地汶篁少,修竹此独盛。

万竿拱西岭,扶苏封蹊径。

中山更奇绝,飞泉喷石磴。

散注成瀑布,云日共辉映。

读此早神往,颇耽游观兴。

如何览古馀,名实均未称。

岂系闻见异,抑或陵谷更。

始叹尽信书,未免讥过听。

(0)

兴济晓发

灯明村舍远,露白曙钟初。

无事且高枕,有请惟故书。

蹉跎秋过半,憔悴柳同疏。

抱叶吟蝉静,知时我不如。

(0)

少年游.夕宿青县怀若青

离情触处总相关,小字县名传。

听去偏惊,避将无计,谁使驻征鞍。

梦中从此寻犹近,寒夜奈无眠。

转眼春风,预愁江上,万点见青山。

(0)

纪梦

刘使君,跨苍驎,翩然而来空际云。

腰间宝玦佩两剑,青蛇跃出光粼粼。

谁谓昧平昔,款语情何亲。

复为袖出先书一卷,纸色黯惨皆奇文。

大如离堆几百字,钩络朱墨殆似髹漆新。

残梦忽随风雨断,破泉惊听怒涛奔。

(0)

秋蝉和韵

趋炎俗念久消磨,冷露凉风未厌多。

仙蜕自怜辞粪溷,清音谁使续那何。

壁间促织宜裁答,翳下螳螂莫诱和。

非为求安争美荫,孤怀本喜最高柯。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