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楹玲峰上,步磴嵌岩底。
夤缘陟其巅,仍在一房里。
开窗眄群岭,攒簇参席几。
秀色互映带,妙趣无彼此。
炙毂辨难穷,转物理若是。
架楹玲峰上,步磴嵌岩底。
夤缘陟其巅,仍在一房里。
开窗眄群岭,攒簇参席几。
秀色互映带,妙趣无彼此。
炙毂辨难穷,转物理若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攀登一座名为“一房山”的山峰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之美。
首句“架楹玲峰上,步磴嵌岩底”描绘了登山的过程,山峰如玲珑剔透的宝物般耸立,登山者沿着嵌入岩石的石阶步步攀登。这里通过“架楹”和“嵌岩”两个词,既形象地表现了山峰的高峻,也暗示了攀登的艰难。
接着,“夤缘陟其巅,仍在一房里”描述了登山者的努力与坚持,即使登上了山巅,却发现自己仍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这里的“一房”可能是指山洞或是山顶的小空间,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独特与神秘。
“开窗眄群岭,攒簇参席几”则转向对周围景色的描绘,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户,群山环绕,如同排列整齐的席子一般,展现出山川的壮丽与有序。
“秀色互映带,妙趣无彼此”进一步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美妙,各种色彩相互映衬,趣味无穷,没有界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最后,“炙毂辨难穷,转物理若是”则以哲学思考收尾,意指自然界的规律深不可测,让人难以完全理解,但正是这种未知与复杂性,构成了自然界的奇妙与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及沿途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海内师门复几人,书来善诱意循循。
休论用舍与斯世,试较仙凡隔彼尘。
是道渊渊书自若,相传本本话常新。
三山想像陈黄学,五马归来各素贫。
羽仪上閤拱清班,天近红云咫尺间。
礼集会朝驰北阙,祥开寿节颂南山。
龙鸾鞭扇随分合,鹓鹭衣冠得往还。
休沐定从湖寺去,人生谁不有忙閒。
薰风幕府上隆中,想见旌旗照日烽。
绝塞江山元自若,故都京洛岂难通。
古今只有时艰阻,贤否宁无志不同。
羊陆规模亦深远,因言为我寄元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