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三杯,余与徐生,为饯君行。
正南墙春暖,梅花顿绽,北池雨过,柳带刚青。
如此风光,真堪聚首,何事轻装又远征。
登高望,怅蓟门千里,无限离情。知君未免沾膺。
恰今夕、狂歌兴倍增。
任酒酣已往,偏能说剑,更阑而后,且复谭兵。
倒马关前,王陵城下,此去经过百感生。
兵争后,恐阴燐未灭,战血犹腥。
浊酒三杯,余与徐生,为饯君行。
正南墙春暖,梅花顿绽,北池雨过,柳带刚青。
如此风光,真堪聚首,何事轻装又远征。
登高望,怅蓟门千里,无限离情。知君未免沾膺。
恰今夕、狂歌兴倍增。
任酒酣已往,偏能说剑,更阑而后,且复谭兵。
倒马关前,王陵城下,此去经过百感生。
兵争后,恐阴燐未灭,战血犹腥。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北上远行的关切。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浊酒”、“梅花”、“柳带”等,营造出一幅春日送别的温馨画面。同时,通过“南墙春暖”、“北池雨过”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词的上片主要描述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如此风光,真堪聚首,何事轻装又远征”,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友人不得不离开的无奈。登高望远,面对“蓟门千里”的辽阔,词人不禁感慨万千,将离愁别绪寄托于眼前的景色之中。
下片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友情与离别的主题。词人提到“狂歌兴倍增”,在离别之际,借酒浇愁,以歌声表达心中的情感。尽管“酒酣已往,偏能说剑,更阑而后,且复谭兵”,在欢聚之后,谈论的仍然是与战争相关的话题,这既体现了词人对友人身份的理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现实。
最后,“倒马关前,王陵城下,此去经过百感生”,预示着友人此行将面临诸多挑战和复杂的情感体验。而“兵争后,恐阴燐未灭,战血犹腥”则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未来旅程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官家富贵,历尽人间,算天浆独缺。
神明台上,君不见、有个铜仙高绝。
吉云五色,只臣朔、亲探丹穴。
剩到今、草没黄图,空道肌肤如雪。
汉家轶事遥稽,数五利文成,堪笑覆辙。
天高云表,千岁后、还共烟霞澌灭。
西王母去,纵灵液、难供饕餮。
问古来、多少神仙,尝遍玉杯清澈。
照野江烽,连天海气,物华卷地休休。
残阳一霎,怎不为人留。
几点昏鸦噪晚,荒村外、鬼火星稠。
伤高眼,还同王粲,多难强登楼。
惊弓如塞雁,林间失侣,落影沙洲。
便青山纵好,何处吾丘。
夜夜还乡梦里,分飞阻、重到无由。
空城上,戍旗红闪,白日淡幽州。
亭皋催万叶,残阳挂、嘹亮雁初归。
正楚江暝宿,夜烽明灭,蓟门秋猎,烟树参差。
看陌上、落花蜂网蜜,微雨燕巢泥。
南国再逢,渚兰飘恨,北山休赋,篱菊牵悲。
西风双蓬鬓,京尘染、还认旧日缁衣。
愁似御沟流水,流去难期。
叹酒冷朱门,箫声空咽,梦回青琐,蜡泪先垂。
多少别来情绪,生怕人知。
桂萼枝头,飞琼楼畔,金光闪烁方浓。
梦入庄周,归时两翼轻松。
瑶池露华乞得,庆亲年、寿与山同。
褰袂至,又承欢如昨,舞彩堂中。
结就氤氲芳味,看翠云万点,细拂清风。
佳气郁盘,绕来澹日和融。
最好连翩合锦,喜流霞、掩映帘栊。
更幻作,数化身、缥缈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