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行入古雾,幽径过琳宫。
得句人烟外,开门坠叶中。
茶烟文火细,啄木禹符工。
叹息劳尘事,无因访八公。
晨行入古雾,幽径过琳宫。
得句人烟外,开门坠叶中。
茶烟文火细,啄木禹符工。
叹息劳尘事,无因访八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步入古老雾气中的幽径,探访南宫道院的景象。首句“晨行入古雾”便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一同踏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幽径过琳宫”进一步渲染了道院的清雅与庄严,琳琅满目的建筑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仙气。
“得句人烟外”,诗人似乎在不经意间捕捉到了灵感,或许是一句诗,或许是一种感悟,这句诗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开门坠叶中”,则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道院的日常,落叶与门扉的碰撞声,既平凡又富有诗意,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存的象征。
“茶烟文火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院内的一幕温馨场景,文火慢煮的茶水袅袅升起的轻烟,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暗示着道家追求的淡泊与宁静。而“啄木禹符工”,则以自然界的鸟鸣与古代的图腾相结合,赋予了自然与文化交融的美好意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叹息劳尘事,无因访八公”,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八公,可能是指古代的隐士或道家人物,这里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喜看春雨如膏,东风吹作冰花转。
海棠红瘦,梨花香淡,似嫌春晚。
纵使寒生,犹胜空隙,陌尘黄卷。
道佳人拾翠,王孙忆草,都不负,寻芳眼。
欲见太平有象,除丰年、更何可羡。
田家作苦,老臣忧国,眉头俱展。
最好知时,清明前后,一犁非浅。
笑乐天空抱,元和诗律,梦金銮殿。
月临南吕,正庭阶、开到尧蓂三叶。
风露清明钟气质,诞作人间豪杰。
器宇宏深,襟灵阔远,物我俱融彻。
滔滔欲海,回头一棹超越。
试看南墅开尊,西池垂钓,此个情怀别。
记得婆娑亭上酒,还到寿君时节。
我梦登天,群仙相对,曾写长生牒。
见君姓字,分明非是虚说。
王行真气集。通玄牝、谷神应时出入。绵绵定呼吸。
显平调荣卫,蠕分和辑。脉方动十。
得火候、熏蒸自给。
荡百骸、九窍关开,上下溯流相袭。
功及三天两地,九六阴通,七八阳立。降升气揖。
推造化,宝瓶缉。
配刚柔合体,抽添循数,养就神丹一粒。
变阳魂、法界恢弘,跨云步急。
恣逍遥豁畅,乃容膝小金山。
用妙力加持,兴洪大醮,真圣临坛。
恩光遍施下界,救存亡、离苦列仙班。
明贯从容法体,宴居一味萧闲。
回还诱演幽深,将内外事都删。
聚五蕴清凉,天宁地静,撞破三关。
皇天助弘大道,度群生、万类不为难。
指日金书诏下,永辞俗海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