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寒木叶晕轻黄。气封商。露凝霜。
万物归根,逆气送荒凉。
唯有东篱黄菊绽,喷冰艳,吐清香。
分明圆相显重阳。生中央。放金光。
全露如如,神妙貌洋洋。
觌面一时浑认得,心月照,觉相忘。
山寒木叶晕轻黄。气封商。露凝霜。
万物归根,逆气送荒凉。
唯有东篱黄菊绽,喷冰艳,吐清香。
分明圆相显重阳。生中央。放金光。
全露如如,神妙貌洋洋。
觌面一时浑认得,心月照,觉相忘。
这首元代刘志渊的《江城子令·赏菊》描绘了秋日山中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哲思。首句“山寒木叶晕轻黄”,通过“山寒”和“木叶晕轻黄”展现了秋意渐浓,树叶染上微微的黄色,透露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下来,“气封商,露凝霜”进一步强调季节转换,寒气凝聚成霜,万物开始凋零,只有菊花在逆境中绽放,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
“唯有东篱黄菊绽,喷冰艳,吐清香”聚焦于主角——菊花,它在东篱下傲然开放,色彩鲜艳如冰,香气清新宜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接着以“分明圆相显重阳”赞美菊花在重阳节这个传统佳节中展现的圆满和吉祥,象征着团圆和长寿。
“生中央,放金光”运用象征手法,将菊花比喻为精神世界的中心,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全诗最后三句“全露如如,神妙貌洋洋。觌面一时浑认得,心月照,觉相忘”深化了主题,菊花的内在精神如同明月一般照亮人心,使人在与之亲近时,心灵得到净化,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菊花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深层次的理解,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对于季节更迭、生命坚韧以及内心宁静的独特感悟。
朱门甲第连云开,主人豪侈何雄哉。
金钗十二拥燕赵,珠履三千夸邹枚。
日长不足继以夜,肴由鼎进酒倾罍。
华镫四照张火伞,管弦迭奏鸣春雷。
方其得意逞雄肆,黄金挥洒飞尘埃。
一食直兼十户富,一衣直费十锦材。
酒阑人散客归去,更严霜重月堕雾。
乞儿觅食那可得,路侧城隅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