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煖如纩,堆堆坐到晨。
翰音遥聒耳,枯木为伤神。
明月下沧海,全家住白蘋。
谁将雪中炭,空忆上林春。
斗室煖如纩,堆堆坐到晨。
翰音遥聒耳,枯木为伤神。
明月下沧海,全家住白蘋。
谁将雪中炭,空忆上林春。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室内温暖如丝绵,诗人独自拥炉而坐,直至晨光初现的情景。通过“翰音遥聒耳”,诗人以雁鸣声的遥远与清晰,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仿佛连枯木也为之感伤。接着,诗人想象着明月照耀下的沧海,全家栖息于白蘋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以“谁将雪中炭,空忆上林春”收尾,表达了对温暖与生机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春日迟迟,乃寝乃兴。焉得谖草,殖殖其庭。
子兮子兮,靡依匪母。子有酒食,尝其旨否。
左右秩秩,其俎孔硕。南有嘉鱼,或燔或炙。
令妻寿母,陈馈八簋。洽比其邻,式燕且喜。
岂弟君子,有孝有德。敬慎威仪,其仪不忒。
天锡纯嘏,如冈如阜。如松柏之茂,俾尔炽而昌。
保艾尔后,俾尔耆而艾,以介眉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