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试院杂题五首·其二》
《试院杂题五首·其二》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莲炬银台堕蜡泥,氍毹重席织文鸡。

计偕万里人交趾,骨买千金马月题。

省树春回珠蕊亚,御沟冰泮缬波齐。

胪传名上多龙虎,昨夕官占已报奎。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试院杂题五首(其二)》描绘了考场内外的景象与氛围。首句“莲炬银台堕蜡泥”,以“莲炬”和“银台”渲染出考场内灯火辉煌、庄严肃穆的场景,而“蜡泥”的细节则暗示了考试的紧张与时间的紧迫。接着,“氍毹重席织文鸡”描绘了考生们坐于铺满地毯的考场上,仿佛置身于精致的织物之上,营造出一种既舒适又充满仪式感的环境。

“计偕万里人交趾,骨买千金马月题”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考生们来自遥远的地方,为了追求功名不惜花费巨大代价,体现了古代科举制度对士子们的吸引力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省树春回珠蕊亚,御沟冰泮缬波齐”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春天的到来使得省树上的花蕾绽放,御沟中的冰融化,波光粼粼,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寓意着考生们在经历了冬日的艰苦备考后,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最后,“胪传名上多龙虎,昨夕官占已报奎”点明了科举考试的结果,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者的名字被高声宣读,如同龙虎般威猛,预示着他们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昨夕官占已报奎”则暗示了考试结果的公正与提前预知,体现了古代科举制度的严谨与公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考场内外的景象,还蕴含了对科举制度的赞美与对考生们努力与期待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知识与人才的高度重视。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与郑澹然

曾是朱门寄食身,一生生计祇长贫。

清闲自可齐三寿,他日相逢乞药银。

(0)

寒食日花宴

万象鲜明禁火前,红英翠萼簇芳筵。

残春未必多风雨,少别秾华又隔年。

(0)

长安春

春欲来,日日望春门早开。

花台欲暮春辞去,禁城烟暖蒸青苔。

龌龊浮生如走电,客舍似愁谁遣来。

夜夜抱冰寒不睡,流光暂出还入地。

门外平桥连柳堤,落花声里仙娥醉。

(0)

梅花集句·其六十九

浅浅池塘短短墙,眼明初识道家装。

梦魂不入人间世,云雨巫山枉断肠。

(0)

春日杂题三首·其三

手撚蔷薇一凭栏,一年春事欲题难。

惊鸿掠尽碧云去,雨匝蘋洲生暮寒。

(0)

僧去

僧去焚香白昼空,客窗斜掩楝花风。

黄鹂舌结春归尽,烟雨满林闻郭公。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