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试后再寄林井伯》
《秋试后再寄林井伯》全文
宋 / 林亦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方国三年一合围,圜门屡战定高飞。

人如我友无青眼,天岂斯文厌紫微。

苦县老聃终遁去,敬亭小谢未须归。

丈夫谋宦非身计,荔子山前有綵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shìhòuzàilínjǐngbǎi
sòng / línzhī

fāngguósānniánwéihuánménzhàndìnggāofēi

rényǒuqīngyǎntiānwényànwēi

xiànlǎodānzhōngdùnjìngtíngxiǎoxièwèiguī

zhàngmóuhuànfēishēnshānqiányǒucǎi

翻译
每三年国家就遭受一次大包围,城门多次战斗只为高飞的希望。
人们如果像我一样没有得到赏识,上天难道会厌弃有才华的人?
苦县的老聃最终选择隐退,而敬亭山的小谢也不必急于回归。
男子汉追求仕途不应只为自己打算,荔枝山前还有穿着彩衣的诗意生活。
注释
方国:指国家。
三年:每隔三年。
合围:被包围。
圜门:城门。
高飞:比喻成功或理想。
青眼:赏识,看重。
斯文:有才华的人。
紫微:古代星宿名,象征帝王。
苦县:地名,老子居住地。
老聃:即老子,道家创始人。
遁去:隐退。
敬亭小谢:指谢朓,南朝诗人。
归:回归。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谋宦:追求仕途。
身计:自身打算。
荔子山:虚构的地名,可能寓指隐居之地。
綵衣:彩色的衣服,象征闲适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在秋试(科举考试)结束后寄给朋友林井伯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仕途的看法。

首句“方国三年一合围”,以战争中的围城比喻科举考试的艰难与周期性,暗示了考试竞争激烈,如同三年一度的大规模围攻。次句“圜门屡战定高飞”则形象地描绘了学子们在科举考试中不断拼搏,期待着通过努力实现人生的飞跃。

“人如我友无青眼”表达了对友人得不到他人赏识的同情,但诗人认为天道公正,才华总会被发现,即使现在不被看重,未来紫微星(象征帝位或高位)也不会忽视有才之人。“苦县老聃终遁去,敬亭小谢未须归”引用老子和谢朓的典故,暗示友人不必急于求成,耐心等待时机,像老子那样选择退隐,或者像谢朓那样坚守志向,不必急于归隐。

最后两句“丈夫谋宦非身计,荔子山前有綵衣”点明,作为一个有志之士,追求仕途不应仅仅为了个人私利,而应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负,就像荔枝山前的彩衣,象征着荣耀和远大前程。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激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科举制度下士人的关怀和期许。

作者介绍

林亦之
朝代: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猜你喜欢

时人为韩朝宗语

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0)

五言诗·其七

小水通大河,山深鸟宿多。

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过。

(0)

荷花

佛爱我亦爱,清香蝶不偷。

一般奇特处,不上妇人头。

(0)

勺园

才辞帝里入风烟,处处亭台镜里天。

梦到江南深树底,吴儿歌板放秋船。

(0)

消夏湾

凉生白纻水浮空,湖上曾闻避暑宫。

清簟疏帘人去后,渔舟占尽柳阴风。

(0)

月下

钟鼎非吾事,神仙亦世稀。

停杯忽惆怅,明月上人衣。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