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云和雨渡金湖,山色微风恍有无。
不惯扁舟浮浩渺,且驱羸马上崎岖。
野云和雨渡金湖,山色微风恍有无。
不惯扁舟浮浩渺,且驱羸马上崎岖。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通过对山色、云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情怀。首句“野云和雨渡金湖”中的“野云和雨”,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自然界中柔和而平静的景象,而“金湖”则可能指的是一处风光旖旎的水域,诗人通过这一描写传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赞赏。接着的“山色微风恍有无”,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表明诗人对于周遭环境的细腻感受。
第三句“不惯扁舟浮浩渺”中,“不惯”一词显示出诗人对这类自然景观并非首次经历,而是已经习以为常,但依旧能从中获得乐趣。"扁舟"则可能是一种特定的小船,"浮浩渺"则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水面上的飘浮状态。
最后一句“且驱羸马上崎岖”中的“且驱”,表明诗人在这片自然中不仅是静观,还有行动。"羸马"可能指的是一种健壮的马匹,"上崎岖"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骑着马在山路上行进的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野、云雨、湖泊以及诗人自身行为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以及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无限的喜爱。
我家吴门枕江浙,君住钱唐近南越。
长安道上忽相逢,手握青藜鬓如雪。
虽云踪迹类浮云,不向人间附炎热。
蓬阆群仙久相待,醉后常期浴东海。
手攀若木弄金乌,却把珊瑚作薪采。
归来自卧三天竺,静守玄关处幽独。
白云为衾石为枕,五粒松脂胜粱肉。
却怜吾辈繫樊笼,未暇栖身向麋鹿。
冠冕遵王制,祠堂枕野池。
喜令蛮父老,复睹汉威仪。
杰栋星河近,虚檐薜荔垂。
乱峰排剑戟,高树拥旌旗。
奕叶承恩重,平生出计奇。
功勋齐马援,德量并韩琦。
天意深留眷,秋声远送悲。
故山依日月,新冢卧熊罴。
猿鹤虽无主,鹪鹩各有枝。
峨峨光万丈,千古照边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