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鸿度寥廓,怅望白云层。
脩竹迎人近,高楼接树平。
鬓疏风易响,衣冷酒初醒。
相送惟闻霰,萧萧江上声。
双鸿度寥廓,怅望白云层。
脩竹迎人近,高楼接树平。
鬓疏风易响,衣冷酒初醒。
相送惟闻霰,萧萧江上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友未遇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失落与惆怅之情。
首联“双鸿度寥廓,怅望白云层”以鸿雁南飞,引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白云层叠,更添几分空灵与辽远之感。颔联“脩竹迎人近,高楼接树平”则转而描绘访友之地的景象,修长的竹林仿佛在迎接访客,高楼与周围的树木齐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颈联“鬓疏风易响,衣冷酒初醒”进一步刻画了诗人此时的状态,风吹过稀疏的鬓发,发出细微的声音,身着单薄的衣服,酒意初醒,透露出一丝寒意和清醒后的孤独。尾联“相送惟闻霰,萧萧江上声”以雪霰声起,江水的潺潺声为结,不仅呼应了开头的鸿雁,也暗示了访友未遇后归途中的寂静与落寞,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宁静而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铺垫,展现了诗人访友未遇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情感丰富而深邃。
池边庭户敞,云軿下、羞脸嫩红微。
叹一句胜常、未堪消受,几番回首,镇费猜疑。
但无赖,绕筵寻粉泽,随路认香泥。
画槛忒高,半遮莲袜,春风太软,不动罗衣。
此时魂消也,花枝上、一任杜宇催归。
自笑一生伶俐,半刻痴迷。
想深闺夜语,无嫌两小,后宫春暖,便欲双飞。
怕是灯明空局,究竟无期。
怕杀孤灯,趁暗里、自家眠罢。
正沉沉、重关深掩,漏签才下。
寒犬惊嗥花下影,飞鼯捎落檐头瓦。
细听来、不见有人声,心儿怕。双眼泪,如珠卸。
双足冷,如冰泻。怎风儿刚歇,雨儿又洒。
雀脑烧残难再热,罗帏放了羞重挂。
只消他、一个杜鹃啼,魂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