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其十》
《咏怀·其十》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王母有小女,其名为婉罗。

教我玉胎篇,俯仰餐太和。

玉颜争皦日,吐词如鲜葩。

神明所膏沐,物物成丹砂。

还开偃月炉,纯阳生紫芽。

合散皆文章,一气如朝霞。

神仙多诙谐,与龙为变化。

出入太无中,真道苦不华。

哀彼世路人,白发空婆娑。

(0)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十)》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仙界的向往与对人间现实的感慨。

首先,“王母有小女,其名为婉罗”,以神话中的王母形象引入,暗示了仙境的存在,婉罗作为王母之女,预示着超凡脱俗的气质。

“教我玉胎篇,俯仰餐太和。” 描述了婉罗传授给诗人关于宇宙和谐之学,诗人通过俯仰之间,吸取天地间的和谐之气,象征着精神上的修炼与提升。

“玉颜争皦日,吐词如鲜葩。” 以日光下玉颜的对比,以及婉罗言语的生动比喻,展现了她言辞的美妙与灵性。

“神明所膏沐,物物成丹砂。” 指出神明的恩泽使得万物化为丹砂,暗含了转化与升华的主题。

“还开偃月炉,纯阳生紫芽。” 偃月炉象征炼丹的器具,纯阳生紫芽则代表了生命的活力与成长,进一步强调了转化与新生的过程。

“合散皆文章,一气如朝霞。” 表达了万物的聚合与分离都如同文章般有序,而这种秩序如同朝霞般绚烂多彩,寓意着自然规律的美与和谐。

“神仙多诙谐,与龙为变化。” 神仙的生活充满趣味,与龙一同变化,体现了仙界生活的自由与快乐。

“出入太无中,真道苦不华。” 描述了神仙在太无之中自由出入,但真正的道却难以彰显其华彩,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深沉思考。

“哀彼世路人,白发空婆娑。” 最后,诗人对世间行人的悲哀表示同情,感叹他们虽已白发苍苍,却未能领悟生命的真谛,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仙界与人间、理想与现实、生命与真理的思考与感悟,既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又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遇旅鹤

灵鹤产绝境,昂昂无与俦。

群飞沧海曙,一叫云山秋。

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

时因戏祥风,偶尔来中州。

中州帝王宅,园沼深且幽。

希君惠稻粱,欲并离丹丘。

不然奋飞去,将适汗漫游。

肯作池上鹜,年年空沈浮。

(0)

白蜡烛诗

景胜银釭香比兰,一条白玉偪人寒。

他时紫禁春风夜,醉草天书仔细看。

(0)

道州南楼换柱

鸿灾起无朕,有见非前知。

蚁入不足恤,柱倾何可追。

良工操斤斧,沈吟方在斯。

殚材事朽废,曷若新宏规。

(0)

送远

闻道瞿塘滟滪堆,青山流水近阳台。

知君此去无还日,妾亦随波不复回。

(0)

和厉玄侍御题户部相公庐山草堂

白云居创毕,诏入凤池年。

林长双峰树,潭分并寺泉。

石溪盘鹤外,岳室闭猿前。

柱史题诗后,松前更肃然。

(0)

回中夜访独孤从事

满庭霜月魄,风静绝纤闻。

边境时无事,州城夜访君。

拥裘听塞角,酌醴话湘云。

赞佐元戎美,恩齐十万军。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